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風力發電 陸地已飽和離岸有潛力

人氣: 561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3年04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徐翠玲台灣台北報導)全台目前共有314架陸地風機,2012年風力發電占全國發電量0.7%,產值達36億元。預計到2030年陸地風機將增加到450架,搭配海上風機600架,屆時風力發電估計占全國發電量4%左右,產值上看3千億元。目前核四停建續建議題正熱,經濟部能源局副局長王運銘表示,核四24小時發電,風力有風才有電,沒有風就沒有電,無法完全取代核四。

全台現有風機分布狀況,從三芝一帶開始到林口、觀音、後龍、新竹、台中、彰化以及澎湖等地,墾丁雖靠海但風況不佳,所以只在核三廠蓋了2架風機。

台灣教授協會科技組召集人許文輔說,濱海地區比較沒有屏障是風力發電理想設置點(指風速每秒可高於8~10公尺,加上每年發展增減風力達3,200小時以上),所以台灣的風機都設在西岸濱海地區。雖然風機有防颱機制(偵測風速每秒超過25公尺就鎖住不發電),但東岸仍因顧忌颱風而沒設風機。至於地震,只要機座夠穩,就不會是問題。

許文輔指出,風機若安裝在風速較強的地方效率較高,發電率可超過30%,風力發電是很不錯的能源發展方向,但台灣礙於土地狹小而受限制。台灣所有電力(包括民間發電)都要送到台電電網,山稜線沒有屏障,雖是風力發電理想地點,但塔架、長達40幾公尺的葉片很難運送上山,加上缺乏變電站把電送到台電電網,沒辦法在山稜線設置風機。

許文輔表示,一些設在西岸漁村附近的風機,離村落很近,可能當初安裝時沒溝通好,因噪音、候鳥撞風機問題,反對聲浪越來越大。風力發電在台灣已被汙名化,若想繼續設置風機恐遭阻力。

由經濟部能源局補助、民間公司執行的幾項離岸風力先驅計畫現正進行中。許文輔說,台灣海峽風況很好,未來若能投入施工船隊並克服海上安裝問題,風力發電可行性與發展潛力頗大。但台灣目前缺乏專門施工船隊,必須從國外聘用。

離岸風力發電優點是從10、20到40公尺水深面積很大,而且沒有噪音、候鳥等問題。許文輔指出,風力發電量在台灣可超越水力發電,而且會一直成長,「水深20公尺蓋完可蓋水深40公尺、60公尺,隨著時代進步會越往深海蓋去。」

王運銘表示,風力發展有某種潛力,所以包含在國家能源規劃方案中,到2030年都已設定目標,如果要用風力替代核四,還得另外增設風機。不過陸地450架已達飽和,海上發展則有漁民、航道、白海豚等環保考量。

2012年風力發電總裝置容量57萬瓩(570MW)、發電量14億度。2015年第一組海上風機將裝設完成,約4~6架,屬示範案。2020年初步風場會構成,陸地風機將達到450架,總裝置容量120萬瓩(1,200MW);海域120架,總裝置容量60萬瓩(600MW),發電量48億度、產值124.8億元。2030年發電量128億度,陸地風機450架,總裝置容量120萬瓩(1,200MW),海上風機600架總裝置容量300萬瓩(3,000MW)。

台灣風機製造只做塔架,雖有東元開發風機但技術不夠純熟,風機必須由國外進口。台電的風機從德國、丹麥及美國進口。丹麥風機設置已達到飽和,風力發電約占全國20%,德國風力發電約占10%左右。美國由於能源充足並沒有大力發展風力發電。

台灣風力發電現狀與發展規劃

年度 裝置地點 總裝置容量 度數 產值 發電占比
陸地 海域
2012 314架 57萬瓩(570MW) 14億度 36億元 0.7%
2020 450架 120架 180萬瓩(1,800MW) 48億度 124.8億元 約2%
2030 450架 600架 420萬瓩(4,200MW) 128億度 3,300億元 約4%

*產值用電價1度2.6元計算

記者徐翠玲/製表 資料來源:經濟部能源所

(責任編輯:明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