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在康乃馨花季 遇見相夫教子的典範——李林榮峰

人氣: 2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3年05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安雯紐約報導)康乃馨清淡、溫馨,花瓣層層之中孕層層,如同母親對孩子的愛一樣,綿延不絕。每年5月的第二個週日也是康乃馨花束遍布紐約街頭巷尾的一天,孩子們向母親獻上鮮花、也致上祝福與感恩。對於3月底剛剛以繪畫個展迎來70 歲人生的李林榮峰也不例外,在今年5月12日母親節這一天,載著一雙兒女滿滿愛意的康乃馨,獻給這位以丈夫及家庭為重,辛勤養育子女成才的母親。

舉辦繪畫個展喜迎古稀之年

捲曲的短髮,白晰的皮膚,平滑姣好的臉龐上戴著一副絲邊眼鏡,無意中透出的是一股知性和幹練,但最吸引人的是其不自覺中散發出來的那種經過歲月洗滌後的從容和淡定。初次見到李林榮峰的人絕不會相信她已經是一位70歲的老者。

3 月30日,退休前曾任金鷹學院教務長的李林榮峰於紐約第一銀行畫廊舉辦了繪畫個展,總共37幅作品中包括31幅油畫、五幅粉彩、一幅壓克力及一幅「亂針 繡」,囊括了風景、人物、靜物、抽象及動物等題材。今年恰逢李林榮峰70歲生日,其丈夫、大紐約區臺灣攝影學會前任會長、金鷹學院院長李清澤教授及兒子和女兒一家人當日一起在畫廊上向其祝壽,市議員顧雅明、紐約華僑文教中心副主任李偉農、知名書畫家王懋軒與紐約社區報社長施長要亦在畫展上為其送上溫馨的祝福。

以家庭為重 毅然放棄工作

「我非常感謝太太,太太很難得,為這個家她犧牲很多,孩子小時,為了照顧他們,她毅然放棄工作。她是一個性情中人,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不用猜,容易 相處,並且非常願意幫助別人。」提起夫人,李清澤教授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他說妻子很會照顧家庭,結婚後也把心放在家裡,為了孩子決定放棄工作,等小孩上大學時再重回職場。

「我是臺灣實踐家專畢業的,媽媽說念家政一生都受用。一畢業我就去考留學考,21歲考取,1966年來美讀書。我和李清澤是校友,他大我3歲,我們都在俄亥俄州博林格林州立大學(Bowling Green State University)畢業。在大學裡面他學心理學,我則一邊讀家政,一邊修圖書館管理。當時學校東方臉不到20張,而且他是該校第一個中國學生,非常關心照顧臺灣留學生,別人沒棉被,他拿棉被給他們,沒雨傘他就給雨傘。」提起和李清澤的同窗時光,李林榮峰的語調不自覺地變得柔細了,聲音也不知不覺地提高起來,眼神中充滿了愛憐。他們二人因同是臺灣人而熟悉,進而相知相惜,執手偕老。

相夫教子的身教 美籍媳婦也承襲

家政專業畢業的李林榮峰珍視家庭,看什麼事情都以家庭角度層層切入。在圖書館打工時,先生還在讀博士,她就幫先生搜集資料,做卡片;孩子出生後她全心做起全職主婦,在協助先生打印報告、整理材料時,也幫當時2、3歲的兒子買了小打字機玩。成功男人的背後總有一個默默支持他的女人,在李林榮峰這個典型的賢妻良母的維繫與協助下,丈夫李清澤不但在紐約市立大學布魯克林學院及研究院中心當了40多年心理教授,也當了9年系主任。目前41歲的大兒子是哈佛醫學院整形外科教授、美國整形外科雜誌總編輯,並為整形外科百科全書(Grabb’s Encyclopedia of Flaps)編輯者之一。女兒同樣也進了醫學的門,是精神科專業醫師。

「家是這樣慢慢積累拼湊起來的,有了孩子,步調就不一樣 ,有了家就意味著責任,不是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一定要定位好。」李林榮峰說,在婚姻家庭人際關係中,婆媳關係是最微妙,最難處的一 環。而李林榮峰的美籍媳婦卻以婆婆為楷模,身為外科醫學博士的她為了自己丈夫的事業,甘心當綠葉,情願在家當全職家庭主婦,照顧8歲和9歲的兩個兒子,這對一個土生土長的美國本土女孩來說實屬不易。在精神科做醫生的女兒也深受媽媽影響,像她一樣,全職在家看孩子,全力支持身為醫院院長的丈夫在外打拚。

為了讓媳婦更加了解職業女性一旦決定轉換跑道做家庭婦女的艱辛及以後要回職場所要面臨的困難,李林榮峰還讓她觀看由美國脫口秀節目知名女主持人奧普拉主持的相關節目,讓她做到心中有底。「很少有美國女孩子選擇在家相夫教子」,李林榮峰為有這樣通情達理的媳婦而感到驕傲。

宗 教信仰及傳統價值,也幫助李林榮峰在相夫教子之路上穩步向前。她說:「先生家三代都是基督徒,他很會照顧人,做什麼事情都很有毅力,同時也為子女樹立了榜 樣。」她特別強調環境對孩子成長中身心的影響非常巨大,她舉例說當年他們曾住在德克薩斯州,在那裡有對華裔夫婦的兒子因個性發展等都趨於美國化,很難管 教,華裔媽媽最後受不了自殺了,此事發生後她和丈夫馬上決定搬到紐約。因為紐約畢竟華人比較多,對中華傳統承傳下來的東西保留得相對多一些。

心理學家父親暢談育兒經

做過紐約市立大學布魯克林學院心理系主任的李清澤教授,對於專業教子之道也是如數家珍。他說,在美國教養小孩不容易,華人家庭注重倫理道德觀念,但要用誘導方式教導,潛移默化,正確的行為習慣要在孩子小時候就幫助其建立。

在教孫子太極拳與柔道時,他會假裝把孩子們壓在地上,藉此情況觀察孩子如何處理壓力與挫折。「由於遺傳與個性的不同,有的孩子這方面好些,有些孩子那方面好,和孩子要有內心的互動,把孩子當作自 己的朋友。」李清澤教授說,注重孩子人格發展,要了解小孩心理結構,了解他們的優缺點,引導他們走向正路。「培養小孩子的人格很重要,人格偏差定性後 很難改變。」

他強調,信仰對家庭很重要,人很渺小,宗教起到支撐人的思想作用,並教導做人的 道理。美國相對讓小孩子自由些,他的教育方式是讓孩子把時間放在功課上多一些,但也不能和主流社會差距太大,他和妻子會利用周末讓他們和其他孩子一起郊 遊,或到其他小朋友家住一晚,這些都需要家長花心思設計。他特別強調,不能將大人的想法強加於孩子,要用誘導方式潛移默化地教導。孩子的教育除了功課之外,心理層面的情緒感情教導與管理也非常重要,但在許多華人家庭卻缺少這方面的認識。

和繪畫結緣 做個快樂的人

提起拿起畫筆繪畫的原因,李林榮峰說退休後有一次和朋友到泰國玩,朋友要下水摸魚,她出於好奇也戴上鋼盔下水一試,剛開始還害怕,沒想到水裡卻是另有一番奇妙天地,不但不再害怕,而且感到很開心。她就決定以後要嘗試從前不敢嘗試的事情,自此她決定學畫。

對於教授她繪畫技巧、引領她入油畫之門的陳火木教授,李林榮峰心懷感激。具有三十年靜坐修練的她,於繪畫中也感受到靜坐入定中的平靜祥和,她還發現,當靜心畫畫時,她的畫可傳達內心的平靜與喜悅,從而讓觀者也感受到平靜喜悅。

「要做個快樂的人就必須先愛惜自己的殿(身心靈),才能愛人如己。」李林榮峰目前的一項活動就是經常去曼哈頓老人中心畫畫,也與那些無家可歸的老人們分享快樂之道,「上帝把我帶到這裡來難道只為畫畫?不也是來和他們分享生活的快樂?」她經常和老人們聊天,將自己的快樂帶給他們。

她體悟到,人的一生就是一天天的積累,要活在當下,快樂在當下。每天早晨要問自己,今天你要做一個快樂的人還是一個不快樂的人?人可以選擇快樂,做個正向思考的人,學習體諒別人,內心真正快樂,才能散播快樂。

(責任編輯:索妮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