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債司副司長死緩及6位大佬落馬 銀行爭相撇清

人氣 1

【大紀元2013年05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高紫檀綜合報導)4月25日,媒體證實,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公司(中債登)已經暫停了信託賬戶、券商資管產品、基金專戶在銀行間債市開戶。這意味著這三類機構再發行新的理財產品將不能投資債券市場,包括債券類私募產品也會受到影響。此前一天,中共央行召開「閉門會議」表態將整頓債市。

有援引地方審計部門官員消息稱,此次債市徹查事關重大,力度和廣度跟以往不同,由中共審計署、公安部、發改委、人行等多部門聯手行動,尤其各省審計部門更組成「聯合陣線」,進行大範圍撒網式的搜查。有關部門更派出調查組,進駐上海、北京等地多家券商調查部份債券交易流向。

跡象表明,今年4月開始的一場席捲固定收益圈的債市監管風暴正在持續發酵。

大陸媒體披露稱,中共財政部國債司原副司長張銳早在去年年中已被判決為死緩。近期債市的系列調查,緣於張銳案,相關調查已進行了一年多時間,案件牽涉面之廣、資金之巨超乎想像。中紀委書記王岐山已批示,要徹查到底。

張銳國債招標舞弊案 牽出金融債市黑幕

據大陸《財經網》報導,此調查起始於2010年底中共財政部國債司原副司長張銳在國債招標中的舞弊案。張銳夫妻開了一家投資公司,用丙類戶倒賣短券、中票、企業債等。被查當天,這家投資公司的賬戶中有5億多元的大額資金進出。

張銳自1998年開始內部調動至該司國債發行兌付管理處,負責國債的發行和兌付,直至案發長達12年。

2012年12月29日,審計署公佈「2012年第35號審計結果公告——審計署移送至2012年底已辦結38起違法違紀案件和事項處理情況」。「財政部國庫支付中心原副主任張銳受賄案」排在公告首位。

審計署稱,「審計署2010年在財政審計中發現,2007年至2010年,張銳利用職務便利,幫助他人在國債承銷業務中獲取不當利益,並從中收受巨額賄賂。2010年12月,審計署將此案件線索移送財政部查處。2012年6月,北京市第一中級法院以受賄罪判處張銳死刑,緩期2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財新網引述接近財政部的知情人士透露,此案沒有公開審理。張銳共有三宗罪:一、在國庫券印刷環節,收受印刷廠商賄賂600萬元;二、在國債招標中舞弊;三、利用丙類戶倒賣債券,後兩項非法收入合計達3000多萬元。

6位大陸債卷行業大佬先後落馬

據稱,此案已進行了一年多的秘密調查,案件牽涉面之廣、資金之巨超乎想像。財新網還引述多位知情人士透露,債市的這一系列窩案,已經引發高層震怒。業內均聽聞,這一案件有王岐山(中共中紀委書記)的批示,要徹查到底。

4月開始,調查升級為監管的公開行動,4月中旬,有專案組赴中國銀行上海資金中心調查取證,並且今年銀行間市場據稱將接受審計署的例行審計。4月17日,央行金融市場司及交易商協會定於5月開始對銀行間市場大規模檢查。

而截至2013年4月22日,已有萬家基金鄒昱、中信證券楊輝、齊魯銀行徐大祝、西南證券固定收益部副總經理薛晨、易方達基金馬喜德、江海證券固定收益部副總張守剛等6位大陸債卷行業大佬先後落馬,掀起金融界大地震。

而對於這次金融界反腐風暴,兩會之前就有海外消息人士稱,中共早就對此做出安排。在兩會後,王岐山會在金融領域「掀起一場聲勢浩大的反腐運動」,「金融系統將是這次反腐運動需要清洗的重點領域」。

市場如驚弓之鳥 銀行等爭相撇清關係

4月24日,央行召開銀行間債市監管高級別內部會議,釋放強烈的整頓信號。有分析認為,王岐山進一步對債市掃黑,已令各大金融機構人人自危。

中共官方介紹,上述會議對近段時間以來,部份金融機構從業人員因通過銀行間債市丙類賬戶違規交易實現個人利益輸送,而被查處的情況向各主要商業銀行金融市場部負責人作了通報。同時,央行亦要求各銀行限時對債券交易違規情況進行清理和上報,並醞釀對債市中可能滋生違規交易的「代持」行為出台新規則,而對「丙類賬戶」逐漸取消和升級。

媒體還報導稱,接近上述會議的內部人士透露,中共央行副行長劉士余親自主持了本次會議,會議釋放出「整頓」和「維穩」雙重信號。

另有消息指,中共有關部門派出的調查組已進駐上海、北京、江蘇等地多家券商固定收益部門,要求協助調查部份債券交易流向,排查是否有大宗債券在「丙類戶」實現不當獲利的情形。某城投債已被納入重點檢查範圍。

這次債市醜聞的日益蔓延,令市場已如驚弓之鳥。消息稱,多家城市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紛紛拋售代持債券,撇清關係。

儘管如此,多家媒體分析,後續或有更大案件浮出水面。

聯絡本文作者請發郵件到:gaozhitan@gmail.com

(責任編輯:劉曉真)

相關新聞
大陸鐵道部發債150億 償債能力遭質疑
大陸金融界又掀黑幕 銀行證券大佬連串倒台
大陸債市窩案黑幕曝光  王岐山稱要查到底
中國債市「黑天鵝」事件 或將影響金融業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