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八八重建區見曙光 發展有特色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6月2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謝佳珍台北23日電)隨著莫拉克災後各項軟硬體重建日漸完善,加上居民自身努力,重建區觀光日益復甦,每個重建區都發展出各自特色。

2009年8月8日莫拉克颱風重創台灣,災後將滿4年,重建區旅遊推廣是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產業重建現階段的工作重點。
[[2]]

莫拉克災後將滿4年,重建工作持續進行,部分組合屋及道路復建仍待趕工,重建會執行長陳振川說,尚未完成的硬體建設預計今年底、最慢明年8月前可完成。(中央社)

「讓社區自己站起來,再將遊客帶進去」,重建會執行長陳振川點出主要做法。

落實在具體行動方面,重建會與交通部觀光局從2010年起規劃辦理「真情巴士」,設計多條旅遊路線;2010年至2011年,計有5萬多人次搭乘,創造新台幣4780萬元產值。

民國98年8月8日莫拉克颱風重創台灣,災後將滿4年,重建區旅遊推廣是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產業重建現階段的工作重點。 根據重建會資料,包括高雄旗山、甲仙、嘉義阿里山等地的遊客量,均較風災發生前增加。(中央社)

「真情巴士」完成階段性任務,重建會緊接著從2011年起規劃多條旅遊套裝行程,並在今年發行莫拉克重建區旅遊手冊,吸引民眾主動造訪。

根據重建會資料,包括高雄旗山、甲仙、嘉義阿里山等地的遊客量,均較風災發生前增加。

將近4年,陳振川跑遍所有永久屋基地;他說,「重建故事講幾天幾夜都講不完」,重建區發展出各自特色,呈現嶄新風貌。

陳振川特別提及,阿里山在八八風災受創嚴重,經過努力,位於台18線阿里山公路旁的日安及逐鹿社區,現已成為進入阿里山前的新據點,日安社區還擁有阿里山下第一街的美名,「現在的阿里山不一樣了」。

位於屏東縣瑪家鄉的禮納里部落,部落內全區都是木屋,每戶呈現外觀裝飾不同特色的原住民傳統文化語彙,還有9間風格各異的教堂,景緻美麗。

不僅如此,陳振川說,去年起禮納里部落有部分住戶將房間騰出,作為接待家庭供遊客住宿;透過原民家庭的熱情款待,讓遊客深入領略原住民文化之美,獲得迴響。

陳振川說,將部落社區的文化故事以及災後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結合,共同提升觀光條件,讓遊客來到重建區不只看風景,也深入了解原住民文化。

「政府角色遲早會退出」,陳振川坦言,後續重建仍必須靠社區自己站起來,且永續經營,這部分最重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