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電:影子銀行與中國債務危機

人氣 12

【大紀元2013年06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張東光編譯報導)中國的「影子銀行」頗有美國華爾街的味道,他們敢冒風險,敢從事傳統銀行不敢做的業務,他們創造了頂級白酒和紅木家具等類資產的投資基金,其高管開著豪華轎車,經常出入高檔俱樂部。經濟學家擔心,中國影子銀行所衍生的風險很類似美國次貸風暴,它即使不引起風暴也會阻礙中國未來的經濟增長。

《華爾街日報》報導,最近幾天,中共當局開始打壓沒有紀律的放款行為,中國股市週一(24日)創下近四年新低,週二(25日)盤中再續挫超過5%。現在,這個由信託公司、保險公司、租賃公司、當鋪等大雜燴組成的中國影子銀行,已成為是否引爆中國債務危機的核心。

本月稍早,人民銀行(中共央行)開始調控中國銀行間的拆借市場,導致原先僅2~3%的拆款利率曾一度飆高到25%,直到週一才回落至6.46%。中共喉舌上週日報導,人民銀行的資金調控是為了遏止影子金融的活動,暗示貨幣政策的重心已由「量」轉為「質」的聚焦。

週一,人民銀行打破沉默,在聲明中說:「所有的金融機構必須……持續強化他們的流動性管理,以促進金融環境的穩定。」該聲明並未澄清央行的策略、疑慮或安撫投資人。導致當日中國股市暴跌5.3%。

惠譽機構在北京的高級主管朱夏蓮(Charlene Chu)認為,央行覺得現在必須採取行動以免金融問題難以掌握。

中國的傳統銀行通常只借錢給國營企業,導致許多中小企業求貸無門,而銀行給存款人的利率又很低,導致他們想將資金存放利息更高的地方。影子銀行於是找到了利基。

通常,當借款人需要錢蓋鋼鐵廠、高速公司等項目時,他們會用比較高的利率向影子銀行短期融資,影子銀行會將這個債務包裹後賣給其他投資人,他們通常承諾8~10%的報酬率,遠遠高出銀行的定存。

多年來,影子銀行在中國金融市場快速成長,北京用此來測試市場導向的放貸行為。在2010~2012年期間,影子銀行的業務量倍增至36萬億人民幣,金額佔中國GDP的69%。摩根大通估計,中國影子銀行支柱、所謂信託公司的管理資產約增加三倍至8.7萬億人民幣,讓信託業成為中國金融業的第二大區塊。

由於影子銀行較不受管制,通常沒有揭露太多投資和債務的訊息,他們常常貸放給那些傳統銀行不做的地產開發和基礎建設項目。前IMF首席經濟學家、哈佛大學教授羅洛夫(Kenneth Rogoff)認為:「最大的隱憂是『影子債務』會突然出現在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上。」

據報導,影子銀行最早於1980年代出現在中國,當局利用信託基金來挹注出口業,並從事一些國營銀行認為風險太大的業務。2010年,影子銀行開始起飛,當時中共當局管制傳統銀行,影子銀行於是取而代之,到處向有錢的富人散發投資的文宣。

在某些情況下,傳統銀行會與影子銀行聯合出售銀行的「財富管理產品」給投資人,這讓銀行的信貸可不用出現在其資產負債表上。此外,傳統銀行通常也會在銀行的營業處建議客戶轉向投資影子銀行的高利率產品。

有人批評說,近幾年影子銀行的出現,導致許多信貸的資金投向沒有生產力的地方。

中信信託前資深經理王靖雄(音譯)說:「信託公司總是模仿投資公司,總是經常找尋投資機會,我們的產品經常被2~3倍超額認購。」該公司創立於1979年,2012年獲利激增42%至27億人民幣。

(責任編輯:畢儒宗)

相關新聞
外電:中國新增放款7.4兆 兩大隱憂潛藏
大和資本:中國危機五年後爆發
謝田:歐元危機與中國危機的異同
中共地方債去年暴增 經濟師:不改革恐爆危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