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光伏業難脫困境 中共地方政府接盤惹爭議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2013年06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任義報導)在歐盟對中國光伏產業進行「雙反」調查的同時,大陸光伏企業難脫困境,金融機構逼債致房產車輛遭查封、利潤下滑、員工被放假到年底等等事情層出不窮。近日,在無錫尚德破產之後,江蘇資產管理公司悄然成立,對其進行破產重組。有分析稱,中共政府過度市場干預或將風險轉移到中國民眾身上。

「地方政府收購不良資產 轉嫁風險給百姓」

近日,首家地方版資產管理公司(AMC)—江蘇資產管理公司成立,主要經營江蘇省內金融機構不良資產的批量轉讓,註冊資本50億元,註冊地在無錫。據大陸銀行業人士稱,江蘇的不良資產集中在光伏和鋼貿行業,又以無錫為首。因此將AMC放在無錫,一定程度上有先化解無錫不良資產的考慮。

據《新世紀》週刊文章,大陸某銀行無錫分行行長表示,江蘇AMC能否做起來,關鍵點在於資產評估的價格,即最終用甚麼價格來收購不良資產。至少不能比預期收回的金額要低。

就此大紀元記者也採訪了大陸建設銀行某支行行長,該行長表示,從銀行角度來說,那銀行肯定是很歡迎的,為其消化不良資產提供了新的渠道。但是從民眾角度來說,這是中共政府過度干預市場的表現,「如果政府接手,可又無法完善處理,那麼最後還是變相把風險轉嫁到百姓身上,因為共產黨沒錢,用的都是老百姓的錢。」

有投行分析師認為,光伏已成為江蘇最大的風險性行業之一,而無錫尚德又是光伏行業不良貸款最多的企業。有銀行數據表明,無錫尚德的銀行債務總額達到79億元。除自身債務,無錫尚德對外擔保的金額也將近20億元。一旦這些關聯公司無法償還到期債務,無錫尚德自身的債務負擔將加劇,這部份債權人主要是國內的商業銀行。

有業內人士表示,一旦有了第一家,就一定會有第二家第三家,但各地金融風險不同,預計浙江、上海、廣東等不良資產問題突出且金融試點經驗豐富的地區會緊隨其後。

有資產管理公司人士表示,四大資產管理公司由於成立於特殊時期,政府在稅收、發債和牌照上給予了很多優惠。而地方性AMC一方面沒有這些優惠,還要和四大資產管理公司競爭,如果國家維持它不能出省的限制政策,就不能變成全國性金融公司,未來生存空間有多大不得而知。

企業利潤下滑難以維繫

光伏產業仍未復甦、公司業績大幅下滑,又面臨退市危機的時刻。多家光伏企業被迫採取措施來減輕財務壓力。如中電光伏開始讓300餘名員工「放假」至今年年底。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導,放假期間,每名員工可以領到大約1千元的基本薪水,相比原來幾千塊一個月的薪水要低很多。沒有「被放假」的人員,也實行了降薪調整:薪水為5千元到1萬元/月的員工將被降薪5%;1萬~2萬元/月的員工將被降10%;2萬元/月以上的員工降薪20%。而「被放假」員工可能會被砍掉三分之二的月收入。

2012財年,中電光伏銷售額為2.93億美元,淨利潤率只有-45.73%,資產負債率高達99%,比其它光伏企業等都要高;其現金週轉率和流動資產週轉率都僅有0.29和0.08,在行業中也靠後。

據知情人士揭露,中電光伏以往對供應商的回款還比較正常,但中國新年以後,其對供應商回款的額度在大幅下降。而且中電光伏在5月初被納斯達克警告,因為股東權益不足1千萬美元,不滿足納斯達克交易所相關條例,已觸發退市條件。

另一光伏企業超日太陽情況也堪憂,截至4月底,超日太陽共有17.06億元銀行貸款,涉及18家銀行,其中有14家銀行共13.76億元貸款已逾期。超日太陽多處房產、車輛被銀行查封。

超日太陽不僅與銀行的糾紛,與眾多供應商之間也有貨款糾紛,讓公眾開始懷疑其生產情況。而超日太陽的公告也透露,如果銀行和供應商追賬情況短期內未得到持續有效的改善,會嚴重影響到公司的正常生產和經營。

目前來看,依靠金融機構再融資輸血似乎已經無路可走,超日太陽一季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未收到有包括銀行在內的金融機構借款,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較去年同期也銳減101%。

(責任編輯:劉曉真)

相關新聞
調查顯示 中國富豪財富激增納稅卻反降
美國對華光伏業終裁 徵反傾銷稅最高250%
Solyndra向中國太陽能公司索賠15億
傳上海超日太陽老闆攜數十億跑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