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最幸福的工作 視障職訓班導

達人帶路系列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7月2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魏紜鈴台北26日電)「也許從事助人工作已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事,但相處後覺得,能認識他們才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事,」張孟鈴說,能在盲人重建院服務是最幸福的工作。

視覺障礙者的重建服務,雖與其他障礙別一樣,受到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的保護,但許多中途失明者,尤其是18歲以後才失明的人,政府部門其實沒有相關服務體系可提供協助。不少中途失明者,在身心靈受創的情況下,選擇孤獨面對難以承受的困境,更遑論去解決生活及生計等問題。

一個完整的視障者職業訓練,除了職業技術訓練外,還包含如外出上下班、處理職場環境、辨識錢幣等生活自理。按摩職訓不一定適合所有視障者,但卻是大眾最熟悉的視障行業。

平均每年新莊盲人重建院會接到上百通詢問電話,願意嘗試學習按摩者有1/3,面試錄取後又會流失一部分,協助視障者執行生活及有一技之長是重建院的重點工作。

張孟鈴年紀很輕,進入重建院工作時間不長,但卻靠著愛心、學習心及同理心,為視障朋友們打點生活的一切。以第56屆丙級按摩養成訓練班為例,張孟鈴擔任視障學員的班導師,學員在重建院住宿學習整整一年的時間,張孟鈴要替大家安排生活作息和處理行政作業。

一開始沒有和視障朋友接觸過,該如何協助他們,讓張孟鈴鬧了不少笑話。就像常常會忘記其實他們看不見,溝通時指引方向會很順口說,「這邊,那邊」,但其實視障者看不見,誰會知道是哪邊?

若外出引領視障朋友走路,當前有路面不平,張孟鈴自己跨過去了,卻容易忘記要替身旁的視障朋友注意和提醒,就讓他們跌倒了。她笑說,自己原本的個性容易粗心,而協助視障者的工作中就像陪著他們一起成長來學習細心,互相加油打氣,一起面對困難和瓶頸。

「多數人因為不了解,所以會覺得視障者沒有能力,」原本大學念臨床心理系的張孟鈴覺得,普通人的心態可以決定視障者如何被看待,他們確實需要明眼人的幫忙但人生不該被限制,在視障朋友身上讓她學會除了勇敢和堅持,還有樂觀與信任。

張孟鈴說,其實視障者和一般人沒有兩樣,也不覺得自己和他們有什麼不同,他們只是多了一個特質叫做「看不見」,那沒有什麼特別不好,反而能讓他們發揮其他感官,去接觸這世界。

從一個完全不了解視障者的人,從頭學起到協助視障朋友生活起居,張孟鈴說,自己懂得設身處地替他人著想,且可親眼見證他們為人生努力奮鬥,無私互助的雅量,自己也不那麼容易輕易放棄。

「即便陷入難過和沮喪的情緒中,一想到他們的不放棄,自己也不允許被挫折打敗,」張孟鈴說,能在盲人重建院服務如同人生轉捩點,貼身了解視障者重建的歡喜悲苦,給足自己繼續努力的無比勇氣,希望未來能持續為弱勢團體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