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北明:「金十條」洩露的理財產品潛在的危機

標籤:

【大紀元2013年07月08日訊】實體經濟萎縮
中共當局在7月5日發佈自救的「金十條」。其中第九條是「促進理財產品對接實體經濟」。這正顯示出中共當局對目前理財產品狀況的擔憂。據大紀元報導,大陸共有235家上市公司發佈公告,購買理財產品金額已超800億元。購買理財產品的也不僅是個人,也有些公司將部份資金投入理財產品中,藉以擬補業績下滑。對應理財產品的發展,實體經濟在逐漸萎縮。危機在不斷做大。

權宜之計突顯資金緊張
就在6月底錢荒之際,大陸許多民眾收到許多銀行發送手機信息推廣理財產品。招商,工商,建行率先提升短期理財產品收益水平,這也顯示出銀行是在以犧牲盈利來應對自身資金緊張的權宜之計。

理財產品去向何處?
除銀行為緩和自身資金緊張,應付自身危機。由於中國實體經濟並沒有較大的利潤率,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對像一般是以貨幣市場工具以及債券為主。對於具體購買理財產品的投資人來說,資金流向並不清楚。

因此,這種資金的流向並不會推動實體經濟,也就是說這種投資並不會真正的創造價值。如同炒高房價獲得的收益並不代表經濟的發展,只是最後的接盤者的深度套牢以及埋下最後的大崩潰危機。

理財產品的風險
在理財產品高收益背後隱藏的是風險。銀行的理財產品會告知預期收益率並不等於實際收益,這意味著投資者要承擔難以如期足額兌付的風險。理財產品更大的風險在於資金流向已不能有收益的企業,甚至政府。地方政府在無法面對債務危機時,就會動用行政力量涉足理財產品。

也許地方政府早已涉足這一領域。這些理財產品的運作正好比借新債還利息的遊戲一樣。政府官員並不會去為下屆政府考慮很多。將危機推後的實質是將危機做大,最終的結果難免大崩潰,但是,這種崩潰卻綁架了民眾的財富。中國民眾的資金並沒有很多可以選擇的投資對象。也許民眾投資的理財產品一直都有收益,但在某個時候所有的收益一下子消失。

銀行在理財產品中的角色
銀行最希望自已的角色是只有收益沒有風險。即同投資人同享收益,而由投資者獨自承擔風險。無論投資者出現的怎樣的虧損,銀行都會有理財服務手續費的收入。可是,銀行在理財產品質量控制上並沒有做到足夠多的工作,投資人不能從銀行方面獲得更多的理財產品的更多信息。在資金去向不明的條件下,銀行的的做法並不是為投資人負責。

虛擬繁榮的危機
中華民族是個勤勞的民族,中國的經濟發展得益於此。但中共常以此為功績,實際上中共所做的只是放鬆了對人民的束縛而已。中共所做的不是過給中國不健康的經濟體系不停的注射興奮劑,然而這一切在將來都是要還的。過渡的追求發展和GDP中犧牲了環境。土壤、水、空氣、食物被污染,也許三年,五年,十年,中國人會為了這些生存基本的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在中共危機四伏時,它還要拉更多的人為其陪葬。這個即將退出歷史舞台的政權將會留給中國人甚麼?

相關新聞
網絡熱傳「首個公佈財產過億」的中共高官
中國國債拍賣流標 大陸銀行錢緊
信貸泡沫不斷吹大 中國債務危機或將爆發
外媒:央行抽出資金 中國現金緊張加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