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美基金:台灣輸出人道援助

人氣 4

【大紀元8月1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淑媛華盛頓18日專電)泛美發展基金會執行長桑柏洛撰寫專文指出,中華民國承諾對國際社會做出重要貢獻,台灣已成為亞洲與全球人道援助主要來源之一。

桑柏洛(John Sanbrailo)在「拉丁商業紀事報」發表「台灣在美洲拓展救災援助」(Taiwan Expands disaster Assistance in the Americas)專文,讚揚台灣積極貢獻國際社會,進行各項災害援助。

文章指出,2011年5月,總統馬英九在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視訊會議中,提出台灣新政策,強調台灣會以提供國際發展與人道援助,加強對國際社會貢獻,即利用台灣「軟實力」擴大對國際社會貢獻,台灣與「泛美發展基金會」的合作以及台灣如何在美洲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就是新政策推行的例證。

桑柏洛指出,多年來台灣一直對全球自然災害受災者提供援助,2010年海地強震,台灣派出醫療團隊援助海地兒童,並且協助海地進行災後重建工作。

不僅如此,日本發生地震、海嘯與核災複合式災難時,台灣也最早提供緊急救災物資,並派出救難團隊,桑柏洛表示,台灣在因應類似自然災害的成功經驗中,成為亞洲與全球人道援助的主要來源之一。

此外,台灣也建立分享防災經驗平台,讓專家分享經驗與交流想法,幫助經常受到天然災害風險國家防災,例如最近在尼加拉瓜馬納瓜(Managua)舉行的研討會,來自台灣、中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專家,展示可以應用在改善對災害反應、規劃與準備政策的新製圖技術,凸顯台灣在災害援助與降低風險的卓越技術,並且將這些技術應用在美洲防災。

桑柏洛認為,僅半個世紀前的1950與1960年代,台灣仍是美國的主要援助對象,台灣透過土地改革與農業生產,奠定日後的經濟發展基礎,隨後台灣進行經濟與教育改革,發展加工出口區與實施招商引資政策,發展中小企業,創造「台灣奇蹟」,台灣迅速從接受援助國家轉變成為提供援助國。

因此,過去20年來,台灣透過「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ICDF)創造了世界領先的雙邊援助機構,提供許多國家與來自世界各角落專業人士技術諮詢服務與技術。

桑柏洛強調,中華民國承諾對國際社會做出重要貢獻,國際必須認可台灣在區域和平與穩定、國際發展與災害援助的努力與合作。

相關新聞
美軍機救災 台政府:人道援助 超越政治
馬英九:人道援助  台灣軟實力
中華民國有意再援泰梅道診所
馬爾他騎士團  攜手人道援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