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消失的打石街和蔡崔源故居–嘉义市公道五第一期征收记事

人气: 327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3年08月05日讯】嘉义市政府为公道五公园道路之开辟,至今已召开有三次的公听会。我以蔡崔源家族代表的身份,出席了七月九日在嘉义市新市政中心南栋大楼举行的第三次公听会。

公道五起自民族路南门(阜财门)圆环,穿过垂杨路,而直抵南兴路,计划宽度为三十八及五十公尺,目前为共和路、南门街、宣信街、南田路等较窄的街道,第一期工程路段为南门圆环至垂杨路。

该一道路计划系基于日本昭和十八年(一九四三年)台南州嘉义市役所所颁布的〈嘉义都市计划实施案〉,台湾光复后,嘉义市政府于民国三十八年十月颁布〈嘉义市主要计划〉,维持原日治时期之都市计划,民国九十三年嘉义市政府进行〈变更嘉义市都市计划(通盘检讨)〉仍维持公道五之开辟计划。

从一九四三年至今二零一三年,公道五之公告已七十年,嘉义市政当局才启动道路用地的征收程序,历来行政之怠惰,世所罕见。现任黄敏惠市长决心推动公道五的开辟,其见识和魄力令人敬佩。

公道五第一期之开发,将征收南门圆环至垂杨路以及南门街与共和路之间划为道路用地的所有土地及其地上物,由于该一都市计划公告至今长达七十年,被列为道路用地之土地根本无法开发利用,早已成为都市之瘤,如果嘉义市政府有心改善当地都市发展状况,则征收案无论是否维持,政策一旦定夺和执行,将使当地居民生活中之重大决定得以有所凭据,总比当前悬而未决的情形为佳,再者,依民国一百零一年修正之〈土地征收条例〉第三十条第一项规定:“被征收之土地,应按照征收当期之市价补偿其地价。

在都市计划区内之公共设施保留地,应按毗邻非公共设施保留地之平均市价补偿其地价。”土地征收已采市价补偿,如果市价之调查估计合理,此亦为有史以来最好的补偿价格,当地居民和地主的权益已可获得相当之保障,反对并无太大理由。所以我们对于嘉义市政府决意执行该道路之开辟是由衷地表示感谢和欢迎的。

蔡崔源(图:曾建元提供)

但在此之余,吾人亦有若干建议和提醒,盼市政府能予以参考。

第一、公道五第一期征收地段属东区朝阳里,地号南门段,古属嘉义城外五境之一之保南境,俗称南门仔,日治时期为南门町,为清康熙四十三年(一七零四年)诸罗建成后依傍南门对外通向台湾府城的道路南门外街而形成的古聚落,以保南境福德正神庙为聚落中心,而奉保南境福德正神为守护神。南门城外荒埔为古公共墓塚所在,以墓碑打造为主的打石业者乃集中本地营业,南门外街乃又有打石街之称,如今当地犹存两三家打石业者。乙未台湾民主国抗日之役,嘉义知县孙万育兵败弃城,即由此径出逃台南。

本人建议嘉义市政府应尽速召集嘉义本地历史或文化学者,在公道五第一期工程开挖之前,能对打石街之古迹或文化资产进行调查和数位影像及实物保存。

〈南门外回望嘉义南门城楼〉,石川源一郎编辑,《台湾名所写真帖》,台北:台湾商报社,明治三十二年(一八九九年)八月十日

第二,台湾农田水利先贤蔡崔源故居遗址南门外一六八番地,即位于今南门段一小段五十三地号,现为南门街邻近垂杨路口之一处空地。蔡氏先人约于一八零零年代清朝乾隆、嘉庆之际自福建省漳州府平和县移民来台即居住该处,蔡崔源父亲蔡丁经销什货,店号金成发,太平洋战争期间,嘉义市南门町民之给养乃依赖蔡家金成发号之商品配售。

昭和二十年(一九四五年)四月起至八月,美军大举空袭嘉义,全市糜烂,蔡崔源故居不幸首当其冲,正中美军炸弹而瞬间焚毁,时蔡崔源在位于今台南市后壁区的嘉南大圳协会新营郡后壁庄安溪寮监视所服务,乃幸免于难,然其故居则自此成为废墟,而后夷为平地。

蔡崔源在《嘉义县志•人物志》有传,其人为国立嘉义大学前身嘉义农林学校第一届农业科学生,战后参与接收嘉南大圳,发扬八田与一技师轮流灌溉之理论与技术,恢复水利,又参与规划兴建石门水库和曾文水库,为台湾农业奇迹奠定基础,活人无数,值至嘉南农田水利会总干事任上退休。

未来打石街和蔡崔源故居遗址均将埋入公道五地下,吾人不忍嘉义城南旧事与先人潜德幽光就此凐灭,亦不忍祖先魂魄归返徘徊失其方向不得血食,建议嘉义市政府冝于当地为蔡崔源故居及南门外之旧迹立碑铭记。

昭和四年(一九二九年)七月二十六日《汉文台湾日日新报朝刊》第一版报导嘉义南门外蔡丁家中于二十二日夜间被盗事。(图:曾建元提供)

第三,吾外家蔡崔源故居遗址因早经划为公道五道路用地,故而地上物虽经毁弃,却始终未敢恢复重建,不得已移居他处,复因基地处于道路用地,无法开发利用,毫无市场价值,亦难以处分,终究只能期待政府完成征收,岂料一等竟自台湾光复起等了七十年,昔日正值壮年的主人蔡崔源墓门已拱,其众多子女散居台湾、美国各地,在世者年岁亦高,孙辈如我,更远超过了当年蔡崔源的年纪。

毕竟行政怠惰七十年,当地居民累世对于征收早已失去信心亦无所期待,许多人家的家园建设和生活安置,更以征收不可能发生为前提而积极展开,如今嘉义市政府决心完成道路开辟和都市重整,反而出人意外,难免引起部分居民反弹和不安,而有号召自救反对征收的声音传出。

对于这些民众的心情,我们自能理解,但前已言之,当前的征收补偿条件系基于毗邻非公共设施保留地之平均市价,并非传统之公告地价加成,亦非毫无交易价值之道路计划用地上之不动产平均市价,条件之佳为前所未有,嘉义市政府只要善尽政策说明之职责,并体贴照顾当地弱势民众之处境,相信征收与开发之政策仍将会受到支持,何况,当地都市计划公告已逾七十年,居民亦不得推说不知情而推卸他迁后自身生计安排之责任。

但我人也要提出警告,倘若嘉义市政府懔于少数民意压力或重大财政排挤效果而收回政策成命,对于我等奉公守法地主七十年之信赖利益损害自亦应当有所补偿。以往我们相信政府征收在即,从未依〈土地税减免规则〉第十一条之规定:“都市计划公共设施保留地,在保留期间未作任何使用并与使用中之土地隔离者,地价税或田赋全免”,就蔡崔源故居遗址上之空地办理地价税全免,须臾之间,竟也缴纳了七十年,嘉义市政府税务局历年核课地价税,在本人亲自出席公听会并当面询问得解之前,自然从未提供过任何行政指导,不能不说没有不当得利的情形。

总而言之,我们是怀抱着不舍和期待的心情来看待公道五第一期的行政作业。希望在官民的相互体谅下,在为嘉义市民保存共同的历史记忆之余,南门外居民的特别牺牲,能为嘉义市带来更多的繁荣和进步。

民国一○二年七月十三日十一时三刻
台北市晴园

作者:曾建元
中华大学行政管理学系副教授
国立台湾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