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兩岸生比拚 台學者:驚悚更勝飛彈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3年09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江禹嬋台北報導)少子化趨於嚴峻,高教端衍生出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民國115年(2026年)時,大學生新生可能會比現在減少35%。前政務委員、台大教授薛承泰提到,在學生數量減少的情況下,競爭力將是重要關鍵;兩岸學子競爭力的落差令人擔憂,「比1千顆飛彈瞄準台灣還驚悚!」

教改總體檢論壇15日舉行10周年紀念活動,薛承泰受邀演講「少子化和教育發展」。他說,從兩岸早上8時的大學校園來看競爭力,其驚悚程度更勝飛彈瞄準。

早期,為因應戰後嬰兒潮,政府興建校舍,後來因高教「淨在學率」和「粗在學率」都還有提升空間,因此又廣設高中大學,但民國90年(2001年)後,學齡人口卻急速下降,薛承泰痛批,當初還在喊廣設高中大學的決策者,簡直只有「白目」二字可以形容。

少子化問題到民國105年(2016年),大學新生將比現在少5萬人,減少約一成五。據薛承泰推估,到115年時,可能會比現在少三成五。因此,競爭力就變得更加重要,早期台灣的大學是7點開課,現在多改為9點,但早上3小時的課,仍有很多學生起不來,自動忽略第一堂課,蔚為流行。

反觀大陸,別說北大、清大等名校,一般學校早上8時已滿滿是人,明顯感受到陸生積極向上的態度,這種落差令人害怕。由於少子化趨勢,加上老化速度急速上升,將使台灣面臨重大改變,政府應及早準備,教育單位也應思考如何提升學生競爭力,以因應未來時代變遷。◇

(責任編輯:敏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