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火威脅全球經濟 氣候影響或更大

標籤:

【大紀元2013年09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周行多倫多編譯報導)敘利亞內戰對全球經濟帶來威脅及即時影響,不過,科學家認為,氣候變化對經濟構成的威脅一點不遜色,而且會週期性地發生。

據《環球郵報》報導,敘利亞危機引發了近幾十年來人類最大的群體遷移之一,但群體遷移的原因不止於戰爭。慕尼黑再保險公司(Munich Re)認為,氣候變化也是原因之一,比如乾旱和洪水使一些地區不適合人類居住。

乾旱可影響全球經濟

乾旱正在變成一種新興最大自然災害之一,它有潛力重塑人文景觀和整個經濟,多數是變壞。很久以前,慕尼黑再保險公司的科學家,包括一些世界領先的氣象學家,地質學家,水文學家和地球物理學家得出結論是,在最近幾十年中,人類活動造成的氣候變化是與氣候有關的自然災難驚人增加的原因之一,包括風暴、洪水、乾旱、森林火災、極端高和極端低的溫度。

乾旱有時會逐漸發展,可能造成的傷害往往被忽視,乾旱也可持續多年。 2011年索馬裡的饑荒由一次嚴重乾旱造成;2010年和2011年,俄羅斯受到乾旱重創,政府被迫暫時禁止小麥出口,以保障國內供應。

去年美國中西部發生大乾旱。慕尼黑再保險公司說,乾旱及其導致的熱浪,導致200億美元損失。唯一造成更大損失的自然災難,是2012年的超級風暴桑迪,損失約650億。

美國乾旱影響了全世界,美國是全球最大的玉米生產國和出口國,全球最大的大豆生產國和第二大出口國。 2012年7月,美國農業部確認,因為炎熱的氣溫及降雨量低,大約一半的玉米和大豆作物處於差或非常差的狀況。玉米價格上漲了30%,大豆價格上漲了20%;這兩種商品在美國和全球的股市都下跌至歷史低位。

乾旱會週期性發生

慕尼黑再保險公司預測,在美國中西部和歐洲中部,熱浪可能每隔2年或3年發生一次,在東南亞往往每1年或2年出現一次。同時,全世界人口在2050年前會從現在的70億增加到100億,有更多的人需要養活。霍普在最近的專欄中說:「在未來幾年內,乾旱將是最慘重的自然災害之一,對世界糧食供應帶來巨大威脅。」

世界糧食計劃署的前老闆希蘭(Josette Sheeran)稱,極端餓的人會做三件事情:暴亂、遷移或死亡。敘利亞內戰正給世人品嚐大規模遷移的不舒服味道。一個巨大的乾旱可能使遷移看起來小,其安全性和經濟後果也難捉摸。但是,不管是富國還是窮國,看起來都沒有應對大規模乾旱和大規模遷移的計劃。◇

(責任編輯:林妍)

相關新聞
美減支 可能打擊全球經濟
全球經濟復甦澳元持續高攀 農業出口艱難
羅艾斯籲助台加入全球經濟體系
OECD:全球經濟復甦中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