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R:規模飼養造成磷過剩 破壞生態環境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2014年01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馬雲飛編譯報導)據《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NPR)報導,食品生產有一個悖論--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功臣反而是污染水土的元凶。NPR 以一個簡單的化學基本元素來舉例說明:磷。

磷是作物生長所必須的營養物之一,在過去大部份的人類歷史中,農民對於磷的需求一直是越多越好。

據NPR報導,「過去農民為了獲得最好的收成,一直在竭力獲取足夠多的、可獲得的磷,」肯尼斯•斯塔沃(Kenneth Staver)說。斯塔沃先生是馬里蘭大學懷伊研究教育中心的科學家,他所供職的這座科研中心正是坐落在馬里蘭州東岸的廣袤農田和切薩皮克灣之間,是當地規模農業生產和附帶水質污染二者矛盾的主要研究機構。

過去農民獲取磷的來源是動物糞便。因此在當時如果你種植玉米或小麥這樣的作物,那麼在附近飼養禽類或豕(豬)類當然是最好不過了。因為你種植的糧食可以餵養牲畜,而牲畜產生的糞便可以反過來充當作物的肥料。這就是最典型的傳統有機農業。

但是隨著工業肥料和現代交通的發展,傳統的有機農業受到了強有力地衝擊,使得種植業和飼養業可以不互相依賴對方而獨立實現高效益規模生產。

整個地區的單一規模生產,拿喬治亞、阿肯色和阿拉巴馬州為例,現在該地區每年的飼養量超過十億只家禽,但是該地區並不種植家禽飼料作物,而是從很遠的規模作業區購買然後運輸過來。

飼料中的營養素比如磷和氮,一部份進入到人們最後食用的肉禽中,一部份留在了動物的糞便中,而後面這一部份的處理就成了問題的開始。

飼養中心附近的農民將大部份牲畜糞便施用到農田中,一來僅僅是為了處置這些糞便,而其作為糞肥的價值只是其次。農作物通常所需的氮肥量要遠遠多於磷肥,因此當農民給農作物施用糞肥時,往往所需的氮肥滿足標準的時候,磷肥已經供應過剩了。

NPR報導說,斯塔沃先生指出,這種現象已經是一個普遍問題了。「在飼養業集中的地區,通常會出現營養素,比如磷,在土壤中的累積。而在它累積的地方,雨水就會把它沖蝕進河流、湖泊和河口處,進而造成嚴重的生態災難。因為它會催化水草的大量生長,過量的水草會嚴重影響水下有根水生植物的采光,而後者是構成食物鏈的重要環節,因此當它們因無法采光而枯萎時,會消耗水中大量的氧氣,進而形成死亡地帶。」

許多地方的環保當局都在試圖採取措施阻止磷肥的累積。就目前來講,馬里蘭州堪稱是此方面治理的嬌嬌者。這個州在切薩皮克灣旁擁有大規模的家禽養殖業,營養物污染更是已經到了岌岌可危的境地。

去年,馬里蘭州推行了旨在阻止農民向磷元素已飽和的農田投放更多磷肥的法規。此法規要求定期對土地進行檢測,以確定相關含磷指數是否達標。

李•理查德森(Lee Richardson)是馬里蘭州威利亞德地區的農民,他對於這一法規表示了自己的擔憂。他說,「我們得到的消息是,如果你的農田含磷指數超過150,那麼你將不可以繼續對農田施用糞肥。」事實上,當地大多數農田都超過了這個指標。

首先,他飼養的禽類,如果這些飼養禽類的糞肥不可以被施用到他的農田里,那麼他不得不想出其他辦法來處理這些糞肥。他說,「很可能,飼養農戶將不得不付錢將這些糞肥拉走。」

其次,他的玉米地還是需要氮肥的,如果禁止使用動物糞便來補充氮肥,他將不得不購買專業但是價格高昂的工業飼料。

11月,馬里蘭州政府作出了退讓,承諾進一步研究這一課題。馬里蘭大學的斯塔沃先生表示,要找到解決辦法並沒有如此之難。他說,「最明顯的辦法就是找到一條可以將集中飼養區的磷肥分配到作物規模生產地區的途徑。」

將糞肥運輸到遙遠的廣大使用工業肥料的農田,會產生巨大的物流費用。斯塔沃說,這是保持清潔健康水源的代價。

如果農民不得不支付這筆費用,飼養的家禽和家畜的成本就會上漲,而最終就會是消費者通過購買更貴的食用肉禽來買單。

(責任編輯:華雲帆)

相關新聞
大陸環保抗爭全民參與 港媒:強力維穩將危及政權
雲南昆明爆發大規模抗議示威 數千人反PX項目(50圖)
中國環境問題觸目驚心:「綠與黑」的抉擇
大陸毒食品氾濫 東海魚絕種 黨媒承認「有毒名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