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老外?異國風情好吸引 聽聽過來人的故事

人氣 520
標籤:

【大紀元2014年12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伊鈴多倫多報導)隨著越來越多的人走出國門,選擇在異國他鄉開始自己的新生活。異族通婚似乎變得越來越容易。在那些看似光鮮的婚姻背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體悟。
  
婚姻的幸福取決於多種因素,價值觀、人生觀、文化習俗、生活習性、性格特點等,相似性越多,婚姻越和諧;當然運氣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婚姻的不和諧最大因素源自彼此溝通困難。兩個性格不同、成長經歷各異的人生活在一起,對一件事情的思維方式、表達方式不同,會發生理解的差異,從而發生矛盾,從而導致婚姻面臨困境。
  
異國婚姻因雙方文化背景不同,價值觀不同,加上飲食習慣、傳統習俗等差異,就顯得更不容易,要經歷的挑戰更多。雙方不得不經常處在東西文化差異中尋求妥協與平衡。有的能夠彼此求同存異,相互理解包容,於是獲得婚姻幸福;有的因為溝通困難,心靈產生隔閡,終至關係破裂。

文化背景不同 婚姻有更多不確定性

《心魔與刺青》的作者蓮香(Grace buie)於70年代從台灣來加拿大留學,在大學裡邂逅一位波蘭裔的加拿大人。西方人的風趣、幽默,加上長期在大學裡生活環境的熏陶,令這位當時正在讀博士的加拿大人散發著充滿活力而又奮發向上的氣質;加上西方人坦率直白的表達方式,深深吸引著蓮香。同時,具有東方女性溫婉、柔順之美的蓮香也讓對方傾心不已。交往數月,這對異國情侶即訂婚、結婚,從此步入婚姻的殿堂。
  
蓮香接受的是東方文化教育。她的父親是位佛教徒,她所接受的教育包括台灣文化、中國傳統文化以及日本禪宗彿學文化的影響。蓮香的先生所受是純西方式教育。兩個完全在不同文化環境中成長的年輕人,開始了漫長的婚姻生活之路。
  
在近40年的時間裏,這段異國情緣一方面拓寬了雙方的人生視野,彼此都能更多更廣的瞭解不同文化;同時也讓彼此歷經許多東西方文化差異帶來的不和諧。東方人的忍耐,使蓮香不得不經常處在東西文化差異中尋求妥協與平衡。
  
在歷經40年的婚姻之後,蓮香說:「如果跟一個相同文化背景的人結婚,我會比較容易預測我的人生。而我選擇與一個完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結婚,有很多事情都不可預測,因此挑戰很大。」

尋找互補性

心裏學揭示,任何一種關係的促成,無疑會包涵很多當事人的潛意識想法。很多行為都是下意識支持下做出。關係的雙方可能都在尋求自己缺乏的某些因素。儘管東西方文化有如此大的差異,但是還是有不少華裔人士選擇跟西方人結婚。很大程度上是尋找一種互補性。
  
70年代,幾乎所有的族裔都不鼓勵跟外族人結婚,尤其是華人。蓮香說,那時在唐人街,有個講廣東話的老太太看到她走在一位西人男子身邊,用手指著她大罵。後來情況有些變化。但總體來說,只要有可能,一般人還是希望選擇跟同族人結婚。
  
蓮香認為,華人跟白人結婚可能有兩個潛在心理意識。一個是清朝末年,中國人曾受洋人欺負。對這些洋人,有一種複雜的矛盾心態,也可能導致有些女孩子跟白人結婚的潛意識想法。
  
另一個是一種互補心裏,西方人性格開放、幽默、風趣,恰好是東方人較缺乏的,也是吸引東方人的一個原因。我們是移民過來的,跟本地人結婚,心裏有一種依屬感,覺得自己屬於這個地方,相信很多跟本地人結婚的會有這個想法,只不過是一種下意識而已。
  
現代社會離婚率高,不少華裔單身女性自身條件不錯,但她們在同族群異性中已不再有優勢,比如年齡、離異帶孩子等,但在西方人眼裡,這些都不是問題。蓮香認為這是因為東西方文不同,價值觀不同所致。也是部份華人女性選擇跟白人結婚的其中一個原因。

========================

表達方式不同導致理解差異

中國人很重視坐月子,生孩子時要做很多準備,尤其在食物上很重視,因為關係產婦的恢復和孩子的餵奶。蓮香卻遭遇坐月子時的心酸,蓮香生了第一個孩子後,當她生了孩子回到家,冰箱裡空空如也。除了在一個角落找到一隻雞,沒有其它食物。想到要給孩子餵奶,需要喝很多湯,蓮香就把那隻雞燉上,打算熬雞湯喝。
  
由於西方人和東方人對湯的概念不一樣。華人喜歡喝清湯,西方人喜歡喝濃湯。這種概念上的差異也給蓮香帶來麻煩。當雞湯熬好時,她就讓先生把雞拿出來,意思是留下湯來喝。不過後面一句話沒有說。結果她的先生遵照吩咐把雞拿出了,同時也把湯倒到水池裡。
  
「當時在那種情況下,好無奈,想哭都哭不出來。」蓮香說,「他是知道我要喝湯的。就是因為西方的語言表達非常清楚,沒有表達出來的他就不能理解。」這種不是問題的問題,在與異族人的婚姻裡經常發生。
  
蓮香還談到另一個經歷。在中國家庭裡,先生回家了,見面打聲招呼:「你回來啦?」她用同樣的話跟先生打招呼。(往往直接翻譯),結果導致對方生氣:「這是我的家,難道我不能回來?」本來是一個普通的問候,對方會理解是:「我不應該回來,或者不應該在這個時間回來。」蓮香說,這種情形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去年,蓮香的女兒生孩子,她決定週末過去給女兒幫忙。這在中國人的習俗裡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結果卻遭到先生質問:「她邀請你了嗎?」蓮香聽了這話感到心裏發堵,很難受,覺得東西方文化之間確實存在一堵牆。
  
蓮香說,這些很小的事情,就會使溝通變得很困難。夫妻本需要心心相印,連彼此的理解都發生困難,無疑心靈的隔閡就產生了。那一瞬間會有對這桩婚姻的正確性表示懷疑。
  
========================

溝通困難 互不理解

多倫多居民文女士於10多年前從中國大陸移民加拿大,她在離異13年後遇見一位也是離異的本地加拿大人。兩人都人到中年,離異後再婚本不容易,彼此也都期望倍加珍惜。但終因文化背景不同,分歧太多,這段異國姻緣幾年後最終破裂。
  
文女士說:「東方文化是群體比個人重要;而西方文化是個人比群體重要。中國人的含蓄、謙虛與西方人的直白、開放的性格相矛盾;加上語言(包括肢體語言)表達方式不同,有時互不理解,甚至反向理解,日積月累,造成心靈隔閡。」
  
文女士還說,在家庭生活中,中國女性習慣給予對方儘量多的關照,比如經常問候:「是否需要添加衣服?」在吃飯時總會說一句:「再吃一點?」這些在華人夫妻之間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但西方人會認為對他干預太多,使他煩惱,有時甚至會發怒。
  
文女士說,有許多矛盾在相同文化背景的婚姻裡是不會發生的,或者是很小的問題;而在異國婚姻裡會被認為是很大的事,甚至不可原諒。每當遇到這種情況,只有無奈,覺得與異族人的婚姻確實存在一條隔膜。婚姻也顯得脆弱不堪。

責任編輯:岳怡

相關新聞
司徒華:鳳凰衛視抹黑反助法輪功
民族大熔爐 美移民子女異族通婚卻減少
【熱點互動】「鳳凰」露出了央視尾巴(2)
美混血人口10年增加33% 高過所有族群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