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一河:寧將衰朽逐殘年

——老年系列問題(二)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2014年02月18日訊】最近幾年,很多熟人見面,開口就問我還有多久退休。問的多了,想的就多了,漸漸有了品味,年輕人問我主要還是關心,很少有那種老不死的快點把位置讓出來的詛咒,而更多是已經退休的老人們,有諸多不適應,有諸多不如意,有諸多的怨恨,恨屋及烏,朵拉一個受罪心理才平衡。
今天的人,怕老。

中山市一位60歲的孤寡老人躺自家兒床上屍體變成「蠟乾」。村民稱上次見到他已經是去年清明節前的事情了。(2月11日《廣州日報》)。我跟帖:「這絕對是個謠言,把記者抓起來,這分明是惡毒攻擊社會主義。」讀者看得出我是憤激說反語。我們的宣傳部門過去乃至現在都是這種口吻、這副嘴臉。媒體曾報導:中山一老者死後七年才發現;常州鐘樓區都市桃園社區74歲孤老去世多日無人知;湘潭61歲獨居老人「失蹤」5天後才被發現死在家中;株洲天元區棉紡廠宿舍59歲的獨居老人李建設死後一周才被發現;濟南獨居老人死後4天才被發現……

這些老人是「被發現」死的。死得很難看。沒死的又活得怎麼樣?

在公車上,一老年男子因女孩不讓座居然一屁股坐在女孩身上。男子扶老人被指撞人遭索10萬醫療費跳塘自殺證清白。後來,老人承認是自己摔倒。今天的老人何以如此不堪?中國的老人得到了什麼?社會有一種評介:不是老人在變壞,而是壞人在變老。這當然沒有指明點姓,但每個老年人今天都承擔著這種指責?不信,你倒在地上試驗試驗,看看有哪個好心人會來扶你?扶不扶,不是像春晚節目演來教育人的。中國人是未富先老,未老先衰,未衰而心死。老了,退休了,邊緣了,喪失能力了,輸不起了,被動地期待別人的幫助。

近日媒體報導,河南多地建立非正常上訪訓誡中心,七旬老嫗被「訓誡」,睡水泥地,在桶內大小便。上訪者肯定有問題。不去解決問題,而是關押「訓誡」反映問題的老人。老人有個安身之處、安心之地,能去上訪嗎?

何為幸福?身體健康,夫妻和睦,家無外債,兒女正派。兒女不「啃老」,就是「有出息」;孩子能獨立,就是「成大器」。父母對兒女的要求今天不高,為什麼?多少父母早已認識到且深感無能為力,不能讓孩子「拼爹」就是窩囊廢;孩子不能出國陷於中國吸霧霾,老一代人,老二代人沒有起好表率、沒有盡到責任。

中國不少老幹部,退休後還要納稅人繼續供養,而西方老幹部則往往會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和積累的人脈發揮餘熱。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卸任後在全球巡迴演說帶來巨額收入,出版自傳先收1,500萬美元訂金,估計其身價高達3,800萬美元,遠遠超過美國現任總統奧巴馬的500萬美元身家。克林頓的不少銀子都會匯入其名下公益基金,為其贏得良好聲譽和社會影響。不少西方國家的退休領導人往往也是這個模式。中國領導人退休了,一年要花費公家多少銀子?這是「國家秘密」。我記得一個全國政協委員前年提了個議案,領導人一年要用多少就用多少,一個億、十個億都沒有問題,但是有一個條件,不能惠及子孫。這個議案絕對受到全國人民歡迎,但也絕對在官員哪裏通不過,因為他們「代表人民」。從他們的牙縫裏扣出一點點惠物,中國的許多孤寡老人就不會死在家中無人問津。

中國的生活品質在世界排名第幾?2012年,聯合國首次發佈全球幸福指數報告,丹麥第一,法國第二,美國第11名,中國臺灣地區第46位,中國香港第67位,中國內地則排名第112位。也就是說,除了那些戰火紛飛的非洲國家,中國基本上在全球幸福排名中處於墊底級別了。國情如是,老無所依。聽這首歌,「請把我死後埋在這春天裏」,哪個老年人不是潸然欲淚。。

「肯將衰朽逐殘年」。即使老,不要老得那麼難看;即使是個死,也不要死得那麼不堪。

--轉自作者博客

相關新聞
老年遊客:不知道共產黨邪的,我給你講!
【亞城隨筆】採訪美國私立老年公寓(二)
湖南多名老年法輪功學員被非法抓捕
甘肅武威市一對老年夫婦被迫害離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