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醫生緩解德國醫生荒 語言最撓頭

人氣 195
標籤: ,

【大紀元2014年02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文婧德國報導)住在法蘭克福附近一個小鎮的吳先生,去年的這個時侯正在為兒子小成的近視眼傷腦筋,學校老師突然發現二年級的小成上課看黑板總是瞇著眼睛,很明顯,他的眼睛近視了。

德國有規定,兒童近視眼不許在眼鏡店配眼鏡,而是必須讓眼睛專科醫生確定度數,但是當吳先生給周圍小鎮上的幾名眼科醫生打電話約看病時間時,得到的回答讓他驚訝地簡直下巴都要掉了。他被告知,要等待很長時間,最長要六個月,最短的也要兩個月。終於盼到了看醫生的時間。一檢查完,吳先生就馬上給小成定了一個六個月後檢查視力的時間,否則不知道又要等到甚麼時侯。

醫生荒為外國醫生打開大門

醫生太少,這不僅僅是這一個地區的問題,而是整個德國的軟肋。按照醫生協會的計算結果,目前全德國缺少2,600個家庭醫生,占家庭醫生總數的5%。缺2千名專科醫生,佔整個專業醫生的3%。

醫生荒的原因一方面是德國醫生繼續「出走」美國、瑞士和北歐,因為相比之下,在德國的醫生工作量太大,無法讓醫生們兼顧家庭和職業,另一方面,德國大學醫學科係招收學生條件非常高,只有高中成績非常出色的學生才有資格學醫,畢業人數每年都不多。雖然有為數不少的外國醫生在德國生活,但是直到幾年前,嚴謹認真的德國人仍然堅持,在國外接受醫科教育的外國醫生如果想取得德國的行醫執照,都必須重新在德國上大學,這讓絕大部份外國醫生知難而退。

隨著德國醫生荒越來越嚴重,德國也不得不放寬了對外國醫生行醫的限制。2007年全德國只有11,500個來自外國的醫生有行醫執照,到了2012年,就已經多出一倍多,達到28,300個。大城市裏的外國醫生數量上升的尤其快,拿漢堡來說,2008年只有6個外國醫生得到德國的行醫執照,2012年,這個數字就增加到125位。

以《漢堡晚報》一篇報導的主人公Dallel Torche為例,這位32歲的阿爾及利亞醫生4年前跟隨丈夫來到漢堡,她在阿爾及利亞完成了醫學係的學習。阿爾及利亞不屬於歐盟,為了能夠在德國工作,Torche必須上一個為醫生等專業人士量身定做的一年培訓課程,一開始是三個月的德語課,之後是六個月的醫院實習,最後的三個月用來準備參加專門給外國醫生的考試。通過後,Torche就擁有和德國醫生一樣的行醫資格,不論是自己開診所還是去醫院工作,都將不再有任何障礙。

語言是最大障礙

來到德國4年的Torche德語已經相當流利,具有她這樣的學習語言條件的外國醫生並不多,她的母語是阿爾及利亞語,同時她還會說英語和法語,所以再學另外一種語言就不是那麼困難,但是即使這樣,語言仍然是她在德國的學習工作中遇到的最讓人撓頭的事情。

對於外國醫生來說,在繁忙工作和照顧家庭之餘,還要學被稱為世界上第二難語言的德語(第一位是中文),的確有些讓人為難,如果年齡偏大,就更讓人覺得無望。

事實上,德國各聯邦州都對申請行醫執照的外國醫生的德語水平有所要求,有些州僅僅要求申請者具有語言學校或者歌德學院的B2語言水平,也有的州要求C1水平,還有的州要求申請者參加附件語言考試。但是即使通過了考試,也不能保證能夠和病人進行100%良好的溝通。

不知是因為對外國醫生的德語水平頗為失望,還是因為對德國人學習外語的能力充滿信心,北威州勞工部長Guntram Schneider最近反其道而行之,提議患者學好英語,更有助於和醫生進行交流。該州在野黨基民盟的健康政策發言人聽聞此言大吃一驚,反駁道:很難想像,一個95歲的老奶奶生病了去看醫生,之前還得惡補一通英語。

至今還沒有語言學家因為醫生荒而建議將德語改造得更簡單,比如四個格,詞性,從句等等讓外國人頭暈腦脹的語法,如果能像在英語中那樣簡化,一定會讓這些外國醫生們大大地舒一口氣。

瞭解德國社會的最佳途徑——大紀元歐洲生活網:
www.dajiyuan.eu

(責任編輯:吳茵)

相關新聞
德國醫生批評北韓人權遭驅逐
北韓醫院設備貧乏 啤酒瓶代替吊點滴
德利用脂肪幹細胞修復顱骨
德檢察院調查非法器官交易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