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基文:世界未做好準備應對氣候變化

標籤: ,

【大紀元2014年04月12日訊】2014年4月11日正在華盛頓訪問的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出席「氣候領導人峰會」發表講話表示,世界未做好準備應對氣候變化,他呼籲國際社會不要忽略氣候變化給人類帶來的持續巨大威脅,呼籲各界領袖凝聚政治願意,加大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影響的投資,並推出切實可行的公共政策。

潘基文11日在華盛頓舉行的「氣候領導人峰會」上講話中表示,氣候變化是當今時代的決定性問題,將對整個人類的安全與發展產生深遠影響。世界各國政府 已經承諾在2015年前達成一份具有普遍法律約束力的全球氣候變化新協議,以力爭在工業革命前水平基礎之上將全球氣溫升幅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同時減少溫 室氣體排放。目前,氣候變化正在對農業和糧食安全、人類健康、飲用水供應以及陸地和海洋生態系統造成顯而易見的衝擊,但世界卻仍然沒有做好應對挑戰的準備。

他認為,要想有效應對這一艱鉅挑戰、實現人人享有繁榮、安全和更美好未來的目標,所有 人都必須行動起來,團結合作,共同推進相關戰略計劃。他說,首先需要的是政治投資,以遠見和強有力的領導力推動變革,完成氣候變化新協 議的談判,增強社區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影響的能力,並調動基層各級的力量,落實氣候變化應對策略。同時,我們需要財政投資,並且各國應加大公共和民間融資,建立更好的融資機制,使投資流向最需要的地方。

氣候變化已造成的嚴重影響

3月31日,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發佈的報告顯示,在過去的十年之中,氣候變化對全球所有的的大陸造成影響,已經影響到了人類的 農業,人體健康,生態系統,供水和一些人的生計。而且這些影響的顯著特點在於,這些氣候變化已經從原本盤踞的熱帶地區擴展到地球的兩級地區,影響面從原來 的孤立小島發展為各大州,而且無論是最富裕的國家和最貧窮的國家都無可避免的受到其影響。

報告中列舉了氣候變暖給地球帶來的影響,例如極地 的冰蓋在融化,北極洋海中的冰出現崩塌現象;全球很多地區的水供應面臨沉重壓力;各地熱浪和暴風雨等極端天氣頻繁出現;海邊的珊瑚礁在快速消亡;農作物的 產量的降低;地球上多種植物和動物物種瀕臨滅絕;很多海洋生物開始被迫向較寒冷的兩級地帶遷移;海平面在以一種很快的速度上升,給沿海社區的基礎建設造成 威脅;大海吸收了一些汽車和發電廠排放出的二氧化碳氣體,造成海水越來越呈酸性,又殺死了海水中的一些生物或阻礙了這些生物的成長;作為一種惡性循環,氣候變暖所造成的原本被凍結與北極土壤中的有機物開始融化,其腐敗蒸發的氣體又變成了溫室氣體,導致地球變暖現象更加嚴重。

最近極端天氣和極端氣候災害的災難性後果表明人類適應和改變氣候的能力很差。

報告認為,如果不控制溫室氣體的排放量,氣候變化所引發的問題可能會急劇惡化,並且造成類似於摧毀海邊區域的沿海洪災;由於氣候變暖,乾旱和嚴重暴雨引發的 糧食產量減少和大面積的飢餓現象;內陸洪水對於大城市的毀壞;極端天氣和風暴對於電力,自來水供應和急救服務設施的損壞。類似於歐洲熱浪殺手,美國難控野 火,澳洲連年高溫乾旱,莫桑比克,泰國和巴基斯坦的致命洪災等21世紀極端的災難性天氣還將增加。這些災害都可能將導致人類出現大面積的死亡或傷亡,對人類的公共健康造成潛在傷害,並迫使很多人被迫轉移或造成潛在的大規模的移民。

該報告強調說,氣候變化對全球食品供應,特別是最貧困國家食品供應的影響嚴重。

氣候變化造成的破壞和各國為了應對氣候變化所耗費的成本費用將造成低水平發展中國家和那些島嶼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幾個百分點的減少,並因此會放大這些地區的貧困和經濟問題,間接得增加這些地區的內戰和群體間暴力衝突的風險性。

(責任編輯:華雲帆)

相關新聞
美科學院報告:中國污染物跨太平洋 威脅美國
北京空氣汙染嚴重 外籍人士掀逃離潮
聯合國氣候變化報告:澳洲將持續變熱
NASA專家:現代文明走向「不可逆轉崩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