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800餘棟危樓住戶寢食難安

人氣 9
標籤: ,

【大紀元2014年05月13日訊】北京建於上世紀60、70年代的簡易住宅樓,建築壽命僅約20年,根據大陸住建委2010年的統計,這些簡易樓有882棟,全達到了危房標準。最近,浙江省奉化塌樓事件,令北京這些危房住戶寢食難安。

北京822棟簡易樓成危樓

大陸官媒《新京報》5月12日報導,上世紀50年代後期至70年代中期,北京曾大量建設簡易樓,設計使用壽命一般在20年以下,沒有專用廚房和衛生間,從未進行抗震設防,更存有嚴重的消防隱患。

2010年,北京市住建委開展簡易樓普查,統計顯示,全市共有簡易住宅樓882棟、113.5萬平方米,涉及28,000餘戶。

2012年3月,時任北京市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工作新聞發言人的張農科稱,調查鑑定顯示,北京的簡易樓全達到了危房標準。住戶們反映,牆壁裂縫、屋頂破裂等質量問題,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頻繁出現,一般都是小修小補。

位於菜市口大街與里仁街交會路口北側的永樂里1號樓,被稱為「白紙坊第一危樓」,是一棟青灰色二層簡易樓,建成於1966年。該樓牆體破舊,裂痕隨處可見,短的幾厘米,長的近3米,一些牆磚已經鬆動,關門時用力稍大,牆壁上便會刷刷落下泥灰。

早在2009年,永樂里1號樓就已被鑑定為C級危房,即「部份承重結構承載力不能滿足正常使用要求,局部出現險情,構成局部危房」,而這些樓至今還有住戶。

危樓威脅生命安全 住戶寢食難安

簡易樓基本都位於市中心,大多屬黃金地段,而安置對接房大多在五環外。簡易樓住戶的普遍情況是房小人多,10多平米的房子住5口人的情況比較常見,按原住房面積算的補償金,一平均就更顯得少了。住戶都是通過多年工齡分下的福利房,在進行補償安置時沒有考慮他們的工齡價值,補償安置成為突出的問題。

永樂里1號樓老住戶宋玉英的房子,面積僅有18平米,擺著4張床,住7口人。除了床,幾乎再放不下其他傢俱。騰退試點時,每戶只能補償一套對接住房指標,這讓每家都難以分配和認可。後來不再對每戶「對接房」指標進行數量限制,但官方又稱騰退搬遷準備的房源不夠,通知住戶等待消息。居民們稱,此後再未收到任何通知。

危樓成為威脅民眾安全的巨大隱患。4月4日,浙江省奉化市居敬小區29幢樓發生坍塌,致1人死亡,多人被埋。塌樓事件讓永樂里1號樓的住戶寢食難安,向中共官方反映求助,至今未得到任何答覆。

(責任編輯:楊偉昌)

相關新聞
浙江村民危房辦喜宴 積雪壓塌8人遇難
奉化樓垮塌如同災難片  危房住人被揭豆腐渣
雞西地下多次爆炸民驚恐  危房住人政府不管
上海樓塌2人死  民稱危房住人15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