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僵局無解 泰經濟跌幅超過預期

【大紀元2014年05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黃捷瑄編譯報導)泰國持續6個月的政治動蕩對經濟成長的衝擊已超過市場預期,5月19日公布的第一季經濟成長較上一季萎縮2.1%,對立陣營達成解決方案的壓力也大為增加。

泰國國家經濟及社會發展委員會19日表示,政治動蕩使消費者信心下滑,國內需求較去年第四季減少。官方數據顯示,今年1到3月(第一季)的經濟較上個季度萎縮2.1%,這也使得今年的成長預期由3.0~4.0%減少到1.5~2.5%,少了近一半。

此外,看守內閣無權啟動新方案,公共投資較去年同期減少了19.3%,隨著消費者信心下滑,民間投資降了7.3%。

彭博社報導,今年1到3月的國內生產總值(GDP)較去年同期收縮0.6%。稍早彭博新聞調查23位分析師,預期第一季增長的平均值為0.4%,顯示持續的抗議重創泰國的製造業及觀光業,經濟衝擊已超過分析師預期。新的數據擴大了政治對立陣營提出解決方案的壓力。

星展集團控股公司(DBS Group Holdings Ltd.)經濟師卡亞迪(Gundy Cahyadi)說:「不論是私人消費支出或投資增長都低於預期,這意味著現在政治僵局對經濟的影響已經大於我們開始的預估。政府支出的前景仍然黯淡。」企業方面也不願意承諾新的投資,今年的經濟成長可能不到2%。

代理總理與參院緊急會商

泰國代理總理尼瓦塔隆(Niwatthamrong Boonsongphaisan)19日與數名參議員緊急會晤,看是否能結束這場延宕已久的政治危機。

自從去年12月,英拉解散泰國眾議院以來,眾議院就空窗至今。現在的立法機構只剩下參議院。參議院表示,他們可以選舉臨時總理,但黨團領導人希望先諮詢政府。

泰國選舉委員會此前表示,由於政局持續動蕩,原定 7月20日的選舉必須延期,但還沒有明確時間。

鑑於產生合法新政府遙遙無期,分析認為,今年接下來幾個月的經濟成長可能延續這種緩慢的步伐。

街頭對峙持續

去年11月開始的反政府抗議行動迄今已6個月,一度造成曼谷癱瘓,並發生零星的流血衝突,造成28人死亡、800人受傷。5月7日泰國憲法法院判決代理總理英拉(Yingluck Shinawatra)及9名涉裙帶關係的閣員下台,由商務部長尼瓦塔隆代理總理職務。

反政府派認為舊政府仍在運作,要求尼瓦塔隆下台,危機進一步惡化。反對派領袖素貼(Suthep Thaugsuban)要求看守政府立即下台。蘇德說,19日起他們會繼續把他信的殘餘政權趕下台。素貼也宣布27日是最後抗議,若沒有成功,他將認輸。

(責任編輯:黃捷瑄)

相關新聞
泰動盪挫復甦 經濟衰退風險增
泰參院要憲庭判能否設臨時政府
泰示威領袖最後一擊 立新總理
似無政府狀態  泰經濟嘗苦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