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林:老有所養?

夏林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2014年05月03日訊】現在無論在西方還是東方,父母親年老的時候,都不會想到要讓兒女養自己。倒是出現了一個新名詞「啃老族」,意思就是父母老了老了,子女不但養不起,還要吃住在父母家,好吃好住不算,還要父母伺候著,不到結婚,不離開父母家。更遭的是,結婚生子後還要父母養孫子孫女呢。

那麼,父母親年老了,退休了,他們的經濟來源又從哪兒來呢?很多移民覺得,加拿大是福利天堂,老了,政府不是有養老金嗎?的確,政府是會給65歲以上的老人養老金,不過這個金額是很少的,養老金加上退休金,平均1千元多一點。這些錢本就不多,而這對我們這些半中途移民來的人,還沒有這麼高的數額。想領全額,還得你18歲以後在加拿大住滿40年。

假設你有自住房,這麼點養老金,即使房屋貸款還清了,但還要交地稅、水電、手機、網絡、有線電視費等等,你會覺得生活得緊緊張張。但就是這麼一點錢,加拿大政府也越來越難支付。因為加拿大一方面老人多,人均壽命長;一方面這些年金融市場很不穩定,養老金投資回報不佳。加拿大政府已經漸漸無力支付這龐大的養老金。老人金支出將從2010年度的360億元,增長至2030年時的1,080億元,這是聯邦政府難以承受的財政負擔。2012年時,政府提出養老金領取年齡從65歲延長至67歲,還鼓勵加拿大人推遲首次申領養老金,申領越晚可領取的額度越大。加拿大聯邦政府2013年初還宣佈,公務員的退休年齡從60歲提高到65歲,到這一年齡才可享有全額退休金。而此前,公務員滿30年工齡就可退休並領取全額退休金。改革後,公務員的退休金供款比例從37%提至50%。

但就是採取了這些措施,還是遠水解不了近渴,政府還是對養老金的支出倍感吃力。所以政府最近又提出一個能夠減輕壓力的新建議:目標利潤計劃。上星期聯邦財政國務部長SORENSON在多倫多表示,要展開為期60天對由僱主和僱員共同分擔風險的「目標利潤養老金計劃」的諮詢。聯邦的這個目標利潤養老金計劃還只是針對歸聯邦管理的私營領域以及國家企業的養老金計劃,也就是大銀行和交通企業,政策諮詢期是兩個月,公眾可以到財政部網站發表意見。

所謂的目標利潤養老金計劃(Target Benefit Plan)是由僱主和僱員共同出資,但是自願性質的,而且出資的份額會隨著投資收益的情況浮動,當然領取的養老金金額也隨著投資收益而浮動。對這個提案,讓民間接受,好像不太現實。因為現在僱主越來越不願意為僱員提供福利,現有福利都越來越緊縮,還想讓僱主再多出錢?要他們參與這個計劃,除非是政府強迫。僱員倒應該問題不大,因為到時候退休得利的是僱員。但如果多付出,到時候得到的也不過是和現在的退休人士一樣金額的退休金,他們也會不情願。所以60天之後的諮詢結果,可能不樂觀。

現在世道艱難,依賴政府,還不如依賴自己。不如自己未雨綢繆,比如年年買RRSP,讓自己的TFSA達到最大限度,不超額借貸,趕快還完貸款等等。這樣到了退休,才會比較輕鬆自在。◇

(責任編輯:文鳳)

相關新聞
夏林 :風雪歸途
夏林 :財癮與毒癮
夏林:管理自己
夏林 :大選晴雨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