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加國學齡前兒童疏於看牙醫

標籤:

【大紀元2014年05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蘇明明多倫多編譯報導)加拿大牙醫協會建議,孩子6個月內出第一顆牙時,或者孩子一歲時就要開始看牙醫。但加拿大的一份新研究發現,接受牙科保健的孩童不到1%,而24個月的孩子,看牙醫的不到2%。不按時看牙醫,以後的看牙費用可能更昂貴,而且更痛苦。

據CBC消息,加拿大健康研究所(Canadian Institutes of Health Research)和聖邁克基金會(St. Michael』s Foundation)聯合資助一項孩童看牙醫狀況調查。調查的對象是多倫多2,500個家庭4歲左右的兒童。調查的時間為2011年9月至2013年1月。

聖邁克醫院(St. Michael’s Hospital)的兒科醫生馬奎爾(Jonathon Maguire)與其他調查人員發現,低收入家庭中,15個月大還吃奶瓶的孩子,喝很多含糖飲料,容易得蛀牙。

薩巴蒂尼(Haley Sabatine)帶著2個19個月大的兒子Rowan 和 Nate去看牙醫,馬奎爾很驚訝,她覺得孩子早就該來了。薩巴蒂尼說:「我現在知道原因了,家長早帶孩子看牙很重要。」馬奎爾說:「看到壞牙的孩子長期受痛苦的折磨,真是心碎。」

加拿大東安大略省兒童醫院研究所(Children’s Hospital of Eastern Ontario Research Institute)的兒科醫生羅文-萊格(Anne Rowan-Legg)說,壞牙的並發症很明顯,包括疼痛(可導致進食困難)、營養不良、生長不良、睡眠困難、行動困難、感染和自尊心受挫等。她表示,「有人認為,乳牙有洞,掉下來就沒問題了- 這是一個普遍的誤解。我們認為,乳牙早期有洞,再長出的牙就容易得牙病。」 羅文-萊格說 ,加拿大兒童醫院的普遍做法是,學齡前兒童如果有壞牙就拔了它。

加拿大全民醫療系統不包括牙齒預防保健。1/3的加拿大人沒有牙科保險。馬奎爾認為,醫療系統應該把牙齒保健包括進來。馬奎爾醫生還建議,醫生要多培訓,這樣他們在檢查牙齒時能做得更好;牙醫在牙科學校應該增加兒科培訓。

羅文-萊格建議,家庭醫生或兒科醫生向家長提供輔導和相關知識,如吃奶瓶時間,少喝含糖飲料等。醫生也可以對得牙病的風險做初步評估,如果發現潛在問題,孩子就要去看牙醫了。◇

(責任編輯:文芳)

相關新聞
東方藝術呈現於西方舞台
94歲老人被騙光一生積蓄 老人被虐引關注
柳乾被害案 加法院裁決被告一級謀殺罪成
醫學奇蹟 24歲加女登山者雪埋後獲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