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加火箭 以色列的真實威脅

人氣 6

【大紀元7月1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曹宇帆台北特稿)以巴衝突8日爆發,加薩已有百餘人喪生,似乎是實力懸殊的戰事,但統計顯示,14年以來,哈瑪斯平均每天朝以色列發射3枚火箭,總計超過1萬5200枚,這是以色列民眾的真實威脅。

近來全球各大媒體聚焦以巴衝突,甚至直指戰事自8日爆發至16日,以色列首度有人喪生,但對照加薩已百餘人死亡的數目,似乎凸顯了這是一場實力懸殊的戰事,但實情湮沒在戰火蹂躪的斷垣殘壁中。

根據以色列國防軍(IDF)統計,自2001年至今,哈瑪斯(Hamas)朝以色列發射的火箭超過1萬5200枚,平均1天3枚。對照當年海峽兩岸對峙、八二三砲戰後期,共軍還宣告單打雙不打,為自己找退路。哈瑪斯則完全沒照會,以色列民眾只能自求多福。

走在台北街頭,公車站的造型流線又符合現代感,與車水馬龍的街景融為一體,而在以色列的加薩邊境小鎮如史德洛特(Sderot),公車站可沒這麼講究,若防空警報響起,就是乘客得立即躲避流彈的保命避難所。

尤其邊境衝突加劇時,以色列駐聯合國大使普洛瑟(Ron Prosor)在安理會播放每10分鐘邊境城鎮就會響起的警報聲,猶如揮之不去的夢魘,因IDF的統計,14年來當中有5年以色列承受超過千餘枚的哈瑪斯火箭。

這5個年度分別是2004年1528枚,2006年1123枚,2007年2427枚,2008年3278枚,2012年2248枚,這些不會登上媒體版面的怵目驚心數據是以色列民眾的真實生活寫照,隨同陳列在史德洛特警局廣場的火箭殘骸,任憑風吹日曬鏽蝕。

而為何哈瑪斯如此有恃無恐?以色列「耶路撒冷郵報」(Jerusalem Post)報導,美國國務卿凱瑞預定20日赴維也納出席討論伊朗核計畫的會議,會中將呼籲伊朗勿供應武器給哈瑪斯。

伊朗2012年曾軍演,揚言要讓以色列從地球上消失,且2009年初以色列對加薩發動「鑄鉛行動」(Cast Lead Operation)期間,法國「費加洛報」(Le Figaro)報導,往來加薩與西奈半島的地道,源源不絕運送著來自伊朗的軍品,以色列非常頭痛。

2006年以色列出兵黎南,盤據當地的真主黨(Hezbollah)因挖掘地道對抗IDF的戰術奏效,傳承給哈瑪斯而突破長年的海陸封鎖,取得伊朗運抵埃及西奈半島經地道通往加薩的奧援。

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東專家艾特曼(John Alterman)說,運輸物資到加薩不易,而地道是唯一途徑。

鑄鉛行動期間記者駐以色列採訪,曾目睹1枚來自中國大陸山東萊陽鋼管廠的火箭殘骸,中國大陸駐以色列大使館說,這是部分國家在自由市場轉賣大陸製的武器,再輾轉流入加薩,絕非大陸方面供輸。

而據耶路撒冷的非營利組織以色列計畫(Israel Project)在鑄鉛行動期間統計,往來加薩與埃及的地道數量約1500個;英國媒體「中東觀察」(MEMO)去年11月的報導說大約還有1200個。

而以色列空軍(IAF)臉書網頁發布的保護邊陲行動(Protective Edge)戰果說,自8日迄今,攻破哈瑪斯550個據點,包括31個地道,而如何掌握這些地道的確切位置,實在防不勝防。

相關新聞
以巴衝突死灰復燃 雙方砲彈互轟
以巴衝突持續 加沙死亡人數破百
衝突第7天 以色列擊落巴勒斯坦無人機
以巴衝突危及平民 國際施壓雙方休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