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旭:三星問鼎巔峰之路(2)

人氣 35
標籤: ,

【大紀元2014年08月15日訊】第三章 無處不在的危機感

孟子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實乃至理名言。三星公司深諳中國的古代哲學,其「危機經營」可以說把孟子的這句話詮釋的淋漓盡致。提到三星的「危機經營」,我們先從一個故事開始展開。

我認識一個三星公司的常務,常務這個職位在三星公司就已經是很高的職位了,位置在大家熟知的韓國企業裏的部長之上。在韓國公司裏面工作的職員大致分為兩種:正式職員和合同工,正式職員工作穩定收入高,合同工則完全相反。一個人在三星裏做到了常務的級別,我想當然地認為他一定是公司的正式職員了。一次一起吃飯的時候,我問這位三星的常務在三星工作的壓力大不大,他的回答著實讓我吃驚不小。他說:「我就是一個臨時工,合同一年一簽,做不好年底就要失業了。你想壓力能不大嗎?」「您做到這個級別怎麼還是合同工?不可能吧?」我反問到。

在他的講解下我明白了,原來在三星公司,低於常務級別的次長、部長等大多都是正式職員,工作相對穩定,但是高層主管人員都是合同工,而且都是一年一簽,但是這些人的年薪和待遇都是非常好的,不過如果一年之內沒有什麼績效很有可能就要被炒魷魚了。聽了這些我接著問:「如果您和您的老闆相處的關係非常好,就算是偶爾一段時間沒有績效,出於情面,你的上級也不好辭退你啊?」他回答說:「三星可沒有這些,三星的規章制度是很無情的,年初我們每個人都要做績效目標,年底人事部會根據我們的績效來做出人事意見,如果計畫完成的不理想,人事部的意見是這個人應該被辭退,沒有讓人信服的理由老闆也是不敢輕易駁回的。」就是說三星是有一套完整的權力制約機構和遊戲規則的,不按照遊戲規則走,再高級的主管恐怕都要官位難保。

從這個故事大家可以想像一下,處於三星最高位置的這些主管,一邊是豐厚的待遇,一邊是一年一簽的合同,面對這一切這些人會是一種什麼感覺。不管三星本身的經營狀況的如何,這些人必然都是時刻充滿危機感的。大家想一想,如果三星的這些高級主管們心裏充滿了危機感,他們會讓他們的下屬安安心心的過舒服日子嗎?顯然不可能,他們一定會把這些危機感傳遞給他們的下屬,也就說是整個三星沒有人可以逃脫這種無處不在的壓力。

在國內的時候,我曾經在三星的一家研發中心工作過兩年,我記得那段時間,每個月都會收到一封來自李健熙的電子郵件。現在回想起來,當時郵件的內容雖然各不相同,但是中心議題卻是驚人的相似,那就是先講一下當下電子行業的形勢,然後不停的灌輸給大家一個資訊:三星現在處在危機當中,我們必須想辦法變化、革新,郵件內容萬變不離兩個字:危機。

三星公司的這種危機經營學的出處就是李健熙本人,李健熙在任何時候都不忘強調危機。在三星業績達到歷史最高點的2013年,三星「新經營」整整實踐了二十年,本來是一個值得慶祝的年份,但是李健熙完成了在國外的度假回國後,在機場簡短的談話中還是不忘談危機。到了2014,三星的危機論就更加明顯了,三星方面不停的說現在三星大部分的利潤都是來自於手機和平板電腦,但是目前這個市場正在趨於飽和,三星的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這就是目前三星反復提到的事情。從第二季度三星在全球的表現來看,三星目前確確實實遇到了危機。

有很多人說賺錢賺的盆滿缽滿的三星是在小題大做,其實仔細分析一下三星的做法確實是很符合實際情況的。李健熙說:危機總是在你自認為了不起的時候出現。這樣的真實例子真的是太多太多了,去年被微軟收購的諾基亞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曾經在手機領域看起來絲毫不可撼動的霸主,因為傲慢而無視智能手機的興起,結果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就變得一敗塗地,這就是目前國際企業面臨的現實,不能時刻警惕危機從而做出變化,那大廈轟塌也不過就是一兩年的事情。

一個能夠長期快速發展的企業必然是時時不忘危機,並且能快速有效的戰勝一個個實際的或是潛在危機的企業。如果說一個企業在當下的國際環境裏沒有感覺到危機,或者企業員工基本沒什麼危機感、緊迫感,那這個企業很有可能馬上就要面臨困境,除非這個企業不在乎利潤,投資方不在乎股價、市值,員工不在乎薪資,但是怎麼會有這樣的企業呢?

第四章 令人敬畏的執行力

在三星工作的兩年裏,有一件事情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當時正好臨近世界盃,因為在大的賽事之前,很多家庭會更換家裏的視頻設備,所以公司決定在世界盃開始之前推出幾款電視機。當時公司高層對這幾款電視的要求非常高,但是剩下的研發時間已經非常短了。聽到這個消息以後,我當時就覺得公司的決定很不現實,很多中國員工和我的想法都差不多,因此大家多少都有一些抵觸情緒,但是公司的韓國員工和我們的態度截然不同,他們的邏輯就是沒有做怎麼知道不行。

後面的日子裏可以說過的非常的辛苦,為了搶時間,我們加班加點甚至熬夜苦戰,外觀、電路、軟體、面板、包裝、品質控制等不同部門的員工通力協作,最終在規定的時間之內把產品推出來了。公司高層看到這個結果以後,除了對我們的工作表示滿意以外,同時得出了一個十分雷人的結論:產品的研發時間原來可以被縮減到這種程度,下面的工作可以嘗試進一步縮短研發週期。看到這個故事,或許很多讀者會覺得三星這個公司太苛刻了,當然這是一個方面,但是我想要強調的是故事中體現出來的三星公司的執行力。

什麼叫執行力?很多人或許會說執行力就是一個公司快速實施公司決策的能力。以我在三星公司工作的經驗來看,執行力的精髓並非很多人認為的表面的執行力度,而是公司員工對於高層決策的執行態度。如果公司員工沒有好的執行心態,再好的工作能力也會被大打折扣。三星公司的韓國員工對於上級的指令很少有不滿、反抗等消極態度,他們的心裏常常就是兩個字:執行,不管上級的決策看起來是多麼的不現實。我在三星公司工作的時候,對於上級的一些指令常常覺得不可思議,甚至覺得很氣憤亦或很可笑,但是我看到韓國員工從來都是積極執行,或許在他們的內心也有不滿,但是起碼從表面上看不出來,他們的原則就是盡力去做,他們的說法就是盡力了沒做到要比沒做就開始抱怨強好多倍。

李健熙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天才養活一百萬人。大多數人看到這句話都是從人才的重要性的角度來解讀的。其實李健熙說出這樣一句話應該還有另外一層意思,那就是天才的視野和思維能力是遠遠超過一般人的,幾乎是不會出現錯誤的,在高層決策層中的天才人物發出指令以後,下面的人去執行就完了,你不要懷疑這種指令的對與錯以及可操作性,基層員工能做的就是如何把高層的決策指令實踐好。在李健熙統帥三星的二十幾年裏,三星管理團隊做出了非常多的在當時看起來非常不可思議的決策,但是事實證明這些決策在後來都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很典型的一項決策就是:在全球的高科技企業都在強調細化分工、鄙視什麼都自己做的大背景下,三星依舊大包大攬什麼都搞。到了電子領域競爭趨於白熱化的今天,我們看到了三星當時的決策是多麼的正確。話說的簡單一些,就算是沒有任何企業和三星合作,三星關起門來自己就可以完成產品週期的迴圈。台積電的晶圓代工再厲害,蘋果不給它訂單,它的收入就會大幅回落,蘋果再厲害,三星、LG不給它提供關鍵零元件,蘋果的手機就會暫時無法出貨。那有人或許會說,三星手機的軟體不也完全是靠穀歌嗎?說的沒錯,但是其實三星的高層早就做出決策要做自己的軟體系統,搭載三星自主研發的Tizen系統的產品已經問世了,不過Tizen前面的路註定是不平坦的。

二十幾年來,三星高層做出的很多決策在後來都被證明都是非常正確的,這些決策幫助三星實現了一次又一次的飛躍。所以在三星員工的心裏,公司高層指令的正確性是毋庸置疑的,不要懷疑執行就好了,員工的才智就體現在如何把這些決策快速、優質的執行好上面。

2007年當蘋果的Iphone問世的時候,全球所有的手機都被打了個措手不及,諾基亞、摩托羅拉等大品牌在強大的蘋果面前轟然倒塌,當時三星雖然也是被打的頭破血流,但是三星沒有倒下,在滯後蘋果整整一年的不利條件下一路追趕,最終超越了蘋果,沒有強大的執行力,這些根本就是無法實現的。

在三星工作了兩年以後,我也漸漸的熟悉並適應了這種無條件執行的企業文化。接到一個任務以後,不管心裏多麼不願意幹,我先問自己一個問題:這個工作可不可以不做,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如果你必須去執行的話,過多的抱怨、懈怠只會讓自己處於極端被動的局面,既然一定要做,那就踏踏實實的好好做。漸漸的,我發現其實很多在以前看來很不可思議的一些指令,都是有可操作性的,很多心中的不滿與抱怨大多源於自己的惰性以及對於個人利益的考量。在三星工作的日子裏,我真切的感受到其實每個人的個人潛力是非常大的,很多時候恰恰是因為擺不正心態,結果大大降低了自己的執行效率。

很多中國人說三星公司很了不起,說這些韓國人真厲害,以我對韓國人的瞭解,其實韓國人的智商真的不如中國人,但是為什麼中國人就做不出三星這樣的企業呢?深入探討的話原因很多,但是其中一個很關鍵的原因就是,很多華人在面對決策的時候總是有著太多自己的想法,太多的主觀判斷,都想把自己的想法加進執行環節,甚至想要改變高層的決策,這樣就使得中國人的智慧最終變成了障礙執行的絆腳石。我這裏不是鼓勵大家愚忠般的什麼也不想的聽什麼就做什麼,快速高質的執行高層決策,固然有效果極差的時候,不過也絕對有很成功的時刻,但是如果一個企業的員工常年的對於高層決策指令消極甚至反對,那這個企業最終將是一事無成,儘管這個企業裏面或許有著很多看似優秀的個體。(未完)

責任編輯:高義

相關新聞
韓國三星正面臨創社以來最大危機
蘋果危機 股價、市場地位雙雙動搖
三星推出GalaxyS4 蘋果谷歌危機感漸浮現
三星打造500公頃花海  歡迎認養當主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