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P達陣 奧巴馬添政績 貿易成效卻存疑

人氣 292
標籤:

【大紀元10月6日報導】(中央社亞特蘭大5日綜合外電報導)被譽為21世紀首宗貿易協定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終於達成協議,積極居中斡旋的美國總統歐巴馬(亦譯:奧巴馬)任內重大政績再添一樁。

法新社報導,TPP是歐巴馬為了避免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大陸出頭主導的「重返亞洲」(Pivot TowardAsia)政策基礎。

歐巴馬今天聲明表示:「我們不能讓中國大陸這類的國家,制定全球經濟的規則。我們應該制定這些規則、打開美國產品的新市場,同時制定高標準,保障勞工,保護我們的環境。」

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指出:「這項協定不僅僅因為規模而顯得攸關重大,也因為在推動商品和勞務的貿易和投資至新領域而益發重要。這些新領域的成長可能相當龐大。」

TPP落實的時間表冗長,各國的避險操作和例外情況,將使得協定帶來的好處大打折扣。

TPP要真正展現實力,還得吸引其他主要國家,像是經濟強權南韓,或像印度和印尼等大型新興國家。南韓已表明想要加入。

儘管如此,TPP仍被讚許有望提振低迷的全球經濟。同時也有助於歐巴馬推動華府和歐洲聯盟(EU)間正在磋商的跨大西洋貿易及投資夥伴協定(Translantic Trade and Investment Partnership)。

歐盟執委馬姆斯壯(Cecilia Malmstrom)表示,這項談判不但對世界貿易而言是佳音,對美國和歐洲聯盟(EU)之間的貿易協商來說也是好消息。在TPP已達成協議下,歐美雙方將得以更加聚焦在達成TTIP協商。

勞工和其他社會團體則警告,TPP最後可能會淪為1994年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當年美國成千上萬的工作機會外流到墨西哥和加拿大。

批評人士指出,廣泛來說,TPP非真正關乎自由貿易,而是攸關控制貿易,主要圖利特定企業和產業。

華府非營利機構公眾(Public Citizen)撻伐延長藥品專利保護期的協議內容,尤其是生物製劑的先進藥物項目。

公眾負責藥物計畫的理事梅巴德克(Peter Maybarduk)指出:「各地的人都想搞清楚,為什麼藥品價格這麼高,卻在TPP協商中發現令人洩氣的答案,那就是製藥產業買通了政客。」

批評TPP人士羅斯福學院(Roosevelt Institute)的赫希(Adam Hersh)指出,TPP對整體美國經濟成長的好處相當小,而在攸關汽車零件和紡織品進口方面的協定嘉惠中國等非TPP成員。

赫希也指出,TPP協定中較具爭議的章節之一是,允許外國投資人和政府在獨立法庭解決爭端,賦予投資人更多著力點對抗國家法律和政策。

相關新聞
藥品專利權期限喬不攏 TPP談判陷膠著
路透:美日TPP協議或讓日本開放汽車市場
TPP談判傳獲突破  似有望達成協議
美國官員:TPP達成協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