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美國亞裔癌症致死率遠低於白人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2015年03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海寧編譯報導)一項最新的研究表明,美國主要的亞裔群體中,因癌症而致死的機率遠低於美國非西班牙裔(Non-Hispanic White Patients)的白人。文章的作者表示,除了遺傳、經濟、社會階層等因素之外,亞裔文化似乎對癌症患者存活率有較大的影響。

雖然亞裔只佔美國總人口的5%,但卻是美國人口增長最快的族群之一。哈佛大學布雷格漢姆婦女醫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泌尿科醫師陳國琰(音譯,Quoc-Dien Trinh)主持了這項研究。他認為,因為亞裔族群相當多樣,因此不能概而論之;同時亞裔美國人的社會經濟階層、文化信仰以及移民美國的時間也不盡相同,因此也必須納入考慮。

陳國琰將亞裔分為中國、菲律賓、太平洋島民(夏威夷)、日本、韓國、東南亞以及越南和其它等八類,是首個針對不同族群亞裔美國人的癌症追踪研究。

陳國琰和合作者使用了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的SEER數據庫,篩選出了1991年到2007年之間超過250萬名亞裔美國人的癌症病例,包括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結腸直腸癌。這幾種癌症是美國致死率最高的癌症。

研究者發現,亞裔族群的癌症治療結果相當不同。比如,日本裔各種癌症的存活率都遠高於美國非西裔白人患者,在前列腺癌、乳腺癌和結腸直腸癌上尤其突出。菲律賓裔在前列腺癌和肺癌上存活率較高。南亞裔在肺癌和結腸直腸癌上存活率較好。可是太平洋島民 、韓裔和美國非西裔白人患者的存活率差別不大。華裔和越南裔病人中,肺癌患者的存活率優於美國非西裔白人患者,但其它方面差別不大。但整體上,亞裔的癌症致死率遠低於美國非西裔白人患者。

陳國琰表示,在他們控制了獲得治療的機率、社會種族因素、癌症的早中晚期以及治療階段後,癌症致死率的差異在亞裔和美國非西班牙裔白人患者之間仍然存在。這說明,複雜的文化影響,而不是遺傳和生物學上的差別,導致了亞裔癌症患者的癌症存活率較高。

這一研究發表在新近出刊的《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雜誌》(JNCI)上。

相關新聞
速霸路僱員獲B型肝炎教育及免費普查
癌友應邀加入「容光換髮 心情更好」美容學習活動
美華防癌協會義賣水仙花
新州移民健康優於本地居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