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BC:衰退若再臨 全球央行已無救生圈

人氣 9

【大紀元2015年05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張東光編譯報導)由於金融風暴至今已超過六年,但全球利率仍停留在超低水平,匯豐銀行(HSBC)在題為「全球經濟如同沒有救生圈的遠洋郵輪」的最新報告中警告,如果全球經濟再度陷入危機,各國央行恐將難以善了。

匯豐銀行首席經濟師簡世勳(Stephen King)在報告中寫道,如果另一場衰退來臨,各國政策制定者可能很難脫身,由於金融危機已過去六年,下一場危機可能不久即將來臨,但傳統的「政策彈藥」卻蕩然無存。

簡世勳認為,各國政策制定者過去的復甦中都能透過升息的方式「補充彈藥」,但這次的復甦卻無力升息,這將成為一大問題。他舉例說,自1970年代以來的各次衰退中,美國的聯邦利率都會下降至少5個百分點。但此一傳統刺激手段現在已被完全排除。與此同時,美國赤字預算仍然龐大,整體的財政結構依然脆弱。

這個現象不僅出現在美國,連歐元區、日本、英國都出現利率水準太低,且財政刺激選項比前幾次危機前還少的窘境。他們現在所能做的是:降低衰退風險、推出量化寬鬆(QE)、剔除通脹目標、以財政政策取代貨幣政策。

在降低衰退風險上,各國提高了銀行的資本,要求銀行具備更多的流動準備,進行更多的壓力測試,採取審慎的宏觀政策等,防止全球金融危機重演。但簡世勳認為,由於下次危機會以何種形式出現都還未知,這些措施可能無法防堵危機的發生。

至於推動量化寬鬆方面,簡世勳認為這是在重蹈日本2001年的覆轍,他很懷疑該政策長期的有效性,只會讓升息脫離零利率更加困難。

就通脹目標而言,簡世勳說FED現在已很難根據通脹目標制定政策了。理論上,通脹目標是一個精確、透明且可預測的指標。但如果央行僅關注通脹,而不理會資產泡沫,那麼全球金融危機可能開始醞釀。

至於財政政策,簡世勳認為最大的問題在於政策的彈性,這取決於各國政府能容忍財政赤字和國債拉高到甚麼水平。由於全球目前債務水平已高,利率又接近於零,預算赤字金額又過於龐大,各國政府推動刺激政策的空間已越來越少。

他還說,量化寬鬆確實推升資產價格,但到目前為止並未實質幫助經濟增長和通脹,反而讓物價陷入通縮疑雲。但若採取「直升機撒錢」(helicopter money)的印鈔救市方式,匯率必然大貶,類似津巴布韋的超級通脹將全面來襲。

對於此時全球陷入低利率的窘境,簡世勳指稱這不僅是央行政策的結果,還涉及到由於全球人口老化,不斷增加的銀髮族為了未雨綢繆而「事前儲蓄過剩」(ex-ante excess of savings)的問題。他坦承,要打破此一惡性循環,最簡單的方法是延後退休年齡,從而降低銀髮族的過剩儲蓄問題。

責任編輯:王樺

相關新聞
中共地方政府債務累累 央行欲啟動信貸寬鬆
全球股市一片榮景 台央行:應居高思危
全球股市一片榮景 台央行:資金行情
希臘向IMF償還2.22億美元利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