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現《大時代》 港星鄭少秋親解「丁蟹效應」

人氣 45

【大紀元2015年05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洋報導)上月大陸資金大規模南下,引發港股屢屢暴漲,又適逢最近無線電視劇集《大時代》的重播,令市場關注港股市會否重演「丁蟹效應」。當年飾演劇中主角「丁蟹」的港星鄭少秋近日在接受《南華早報》訪問時表示,無論是該劇還是他本人,都無從影響股市走勢。

儘管自己飾演的劇中主角「丁蟹」已成經典,今年68歲的鄭少秋在接受訪問時表示,所謂的「丁蟹效應」不可能是真的,不過他已經習慣了這個說法。

港股的「丁蟹效應」最先出現在鄭少秋主演的港劇《大時代》。這是一部有關兩個世家通過在股市多空而一決恩怨的故事。劇中的「丁蟹」經常在香港股市的熊市中拋空恆指期貨而獲得暴利,由於貪婪最終得到報應:他因投資衍生工具失利而一無所有。

該劇集於1992年10月5日首播,恰巧當時香港股市暴跌,恆生指數一個月內暴跌20%,不少股民投資失利。1994年11月至1995年1月,鄭少秋主演的《笑看風雨》播出,該電視劇播出後一個多月,恆指再次下跌20%。

從此,鄭少秋在劇中主演的角色「丁蟹」就與港股的暴跌聯繫到一起,而鄭少秋也被戲稱為「丁蟹」。每逢有鄭少秋演出的劇集或電影上演,而股市又不明所以地急跌,觀察家都會把跌市歸咎於「丁蟹效應」。

據媒體記者的不完全統計,從1992年至2013年共有34次明顯的「丁蟹效應」出現,每每「丁蟹」回歸銀幕,股民都要捏一把冷汗。

2004年里昂證券專門發表一篇針對「丁蟹效應」的研究報告,對「丁蟹效應」進行詳細的分析表示:「雖然沒有合理原因解釋跌市,但『秋官效應』卻十分靈驗。」

不過,對於港股「丁蟹效應」現象,鄭少秋說:「我認為這只是證券經紀的炒作,藉故讓無知投資者出手。」「對於這個現象,多年來記者問過我很多次。他們似乎已經令我成為他們所說的那樣──是跌市的罪魁禍首。」

這一效應已成為香港股市迷幻的魔咒。而近期香港股市一輪暴跌似乎讓「丁蟹」再次回到了投資者的視線裡。

報導稱,過去23年來,鄭少秋一直揹負著「丁蟹」的標籤。但無線上星期開始重播這部於1992年首播的電視劇時,他相當坦然。

目前香港股市正處於牛市,但恆生指數在4月20日卻下跌558點(2.02%)。鄭少秋笑說:「我曾告訴大家股市會升,我說對了。除了《大時代》重播第一集當日是跌市外,其後每天都是升市。」

責任編輯:林琮文

相關新聞
【香港股市】3新股紅盤  KTL成首日升幅王
香港股市創七年新高 恆指單日昇961點
大陸巨資湧港 恆指狂升成交創紀錄
神秘熱錢掀炒風 港股成交再衝三千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