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臨終護理 生命最後的呵護

人氣: 169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5年06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伊鈴報導)醫生不能決定一個人的生死,但可以決定病人在疾病折磨時痛苦的大小。當病人身患絕症,依靠醫療手段已經回天無力時,如何讓病人在生命的最後階段生活的更舒適、更快樂,或許是臨終照護理念產生的初衷。
  
據報導,絕大多數人的意願是希望在生命的最後階段能安詳的呆在自己家裏;但在安省,絕大部分人在生命的最後一段時間,都是在醫院的急診科或專科病房度過。無論是醫療資源、人力、物力都發揮到極限。醫生對病人進行程序式的治療;病人不僅要承受病魔本身帶來的痛苦,還要承受醫療過程藥物或手術的傷害。與病魔抗爭,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臨終護理床位不足

據《星報》報導,安省的臨終護理分析報告顯示,安省每10萬人中只有不到2張的臨終護理病床,遠遠低於7/10萬的公認標,估計安省總共需要484到809中臨終護理病床,而目前全省只有271張;臨終護理病床的價格介於每天630到770元之間,而緊急病床的價格超過每天1.100元。
  
HQO臨終護理聯席主席夏基(Shirlee Sharkey)表示,隨著嬰兒潮一代進入老年期,情況會更加嚴重,到2036年,安省65歲以上的老年人的數量預計將翻一番,達到400萬人,約占總人口的1/4。安省正面臨越來越多需要臨終護理的人。」

臨終護理對病人服務更到位

在士嘉堡醫院心臟外科工作的手術護士彭海倫,經常需要護送病人去臨終照護中心,對臨終照護服務及病人的心態有更多的了解。她認為,當病人確診已經沒有治療希望之後,讓病人獲得最後的舒適、快樂可能是更好的選擇。臨終照護中心的服務已經不再更多關注疾病本身,也就是說放棄對疾病本身的治療,而更多的是針對病人的「不舒服」。
  
彭海倫說,一般考慮送臨終照護中心的病人都是癌症或絕症患者。癌症患者到最後關頭就是痛,往往疼痛難忍。加拿大醫院對痛的處理非常先進,主要是依靠藥物,也會配合其他治療,比如音樂治療等。基本上能讓病人沒有痛的感覺。而且發現,臨終護理的病人活的時間並不比繼續進行醫療處理的病人時間短,有的甚至活的時間更長。
  
「癌症病人的治療包括化療和放療。這種治療本身就是雙刃劍,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在殺死正常人體細胞。所以在臨床上會出現,癌症治好的同時,人也死了。還有的病人,本來可以活2個月、3個月,結果在化療期間,2個療程還沒有做完,人就死了。化療、放療本身對人體傷害很大,病人會出現掉頭髮,噁心、嘔吐等症狀。當停止這種治療以後,從某種意義上說,病人解脫了這種治療的痛苦。」
  
「西方人的理念是神才能決定一個人的生與死,醫生只是決定病人痛苦的大與小而已。醫生治病不是治這種病的根本原因,而是解決或減輕這種病導致的各種各樣不舒服。比如說,嘔吐就使用藥物止嘔、疼痛就使用止痛藥,等等。」
  
彭海倫說,病人要進入臨終護理階段,醫生必須給病人下一個診斷,即病人的生存期不超過3個月,社工才能去幫助病人找臨終護理床位。因為醫院臨終護理床位非常緊張,如果還需要生活3個月以上,甚至半年以上,醫院的床位裝不下。

「白色謊言」對病人並不是最好

長期的護理工作經驗使彭海倫認為:「讓病人知道真相總是好的。」臨終護理很大一部分是接受心裏護理,即讓病人面對死亡這個事實的心理護理。
  
白色謊言就是所謂『善意』的謊言。海倫說,中國人往往會使用白色謊言,擔心病人知道自己病情嚴重,或者沒有治療希望以後會接受不了。明明病人已經不行了,還會說:「你沒事,你一定會好起來。」
  
「西方人的理念是,只要病人是個理智的人,病人就有權知道自己的病情真相。除非在法律上是病人的決定者,否則,家人也無權阻止醫生告訴病人的真實情況。這裡沒有白色謊言的說法。因此,西方人一般都會理性的對待臨終服務。」
  
「其實病人的狀況不好,自己是有感覺的。病人一般都是因為覺得自己身體有問題才去醫院看醫生,當醫生告訴他真實情況時,只是覺得沒想到這麼嚴重而已。面對這種回天無力的現實,他只能接受。即使使用白色謊言,病人還是知道自己的身體不對勁。如果告訴他真實情況,他反而一塊石頭落了地。」她說。
  
彭海倫遇到一位Sears的退休經理。他因感覺身體不舒服去看醫生,結果檢查時發現是肝癌,並且已經轉移。當醫生告訴他最多還有2年的存活期時,他並沒有表現得像天就要塌下來一樣,反而很平靜。 「早知如此應該早點退休。」 他說,「後悔當時買退休保險時應該選擇那種一次性取款的,那樣就可以把所有的退休金都取出來,在死之前花掉。現在買的退休保險是按月領取,有點不合算,因為壽命已經不長了,只取2年的退休金,讓保險公司掙了。」
  
彭海倫還談到1位英國女士,當知道自己患了癌症以後,想到生命反正不長了,希望在生命最後一段時間給家人留下美好的記憶。於是,她把所有的積蓄都取出來,帶著全家人周遊世界,9月後,她花光了所有的錢,帶著家人回到了家,結果發現癌症也不見了。

臨終照護讓家人無後顧之憂

被判斷沒有治療希望的病人,建議送臨終照護中心。但並不是去了臨終照護中心就再也沒有希望了,也有奇蹟發生,在臨終照護中心活著出去的。因為床位的原因,臨終照護中心有時間限制。如果病情穩定,會建議回家做家庭病床照護。
  
2年前,居住密西沙加的盛雪女士的母親在醫院檢查時發現腦瘤,並且已經轉移,被醫生判為死刑,並送到臨終照護中心,住了5個月後回家。因為家人不放棄,繼續對病人做放射性治療。後來瘤子消失了,老人又活1年零3個月。
  
臨終照護中心會根據家人的意見,當病人出現危險時,可以接受哪個級別的搶救措施。比如心臟病、癌症等,有的病人搶救過來已經不行了,只是維持生命。家人可能決定不搶救。盛雪當時跟臨終照護中心簽約是當病人需要搶救時,不使用心臟起搏器,不使用呼吸機,其他的搶救措施都要。因為心臟起搏器、呼吸機會加重病人的痛苦,她不想讓老人再受苦。
  
盛雪說,加拿大的醫療體系很複雜,包括來自家庭、社會、醫療系統的,能讓家屬沒有後顧之憂 。臨終關懷中心分擔了很多,既關懷病患者,也減輕家庭負擔,無疑是醫療體系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為不是所有人都能在家裏照顧病人。

(責任編輯:岳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