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國TPP談判進入最後衝刺 反對聲未減

人氣 6
標籤:

【大紀元2015年07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德馨綜合報導)由美國推動打造的跨太平洋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區的談判進入最後衝刺階段,跨太平洋夥伴關係(TPP)十二個成員國的貿易部長本週在夏威夷的茂宜島(毛伊島)召開閉門會議,決定是否簽署TPP協議。

這是自美國6月29日通過快速通道授權法案(TPA)之後,各國貿易部長們的第一輪正式會談。他們來自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越南、馬來西亞、秘魯、墨西哥、加拿大、日本、汶萊、智利、新加坡。在過去5年多時間裡,十二個成員國已舉行過19次正式的TPP協議會談。

此次TPP協議內容比原來的自由貿易協定更廣泛,自由化程度也更高,原來的自由貿易規定只限取消關稅後擴大貿易,而TPP協議除了消除關稅等貿易壁壘之外還包括實現人員、資金流動的自由化,知識產權保護以及改善經濟環境等內容。
 
雖然相關國談判人員對於達成最終協議有信心,但是各國衛生機構已經對跨太平洋經濟談判中的專利條款敲響了警鐘,因為協議專利條款要求將新生藥物專利的保護期定為12年,同時延長現有藥品改良版的保護年限,這將使藥物價格更昂貴,並令全球數百萬人更難以獲得藥物。

在知識版權保護方面,美國貿易代表要求將版權保護期限由目前的50年增加為70年,同時對線上版權也增加更多的審查規範,也引發爭議。

談判以封閉式會議方式進行,對外並不透明。有報導表示,過去幾個月中為了影響TPP協議的法規,很多企業在遊說方面所花費的資金激增。一些公共利益代表趕到夏威夷希望能夠儘可能取消這一談判中不受歡迎的條款,但卻被拒絕參加遊說團體的正式和非正式會議。

另一爭議是,為了讓在販賣人口和奴役問題上閉一隻眼的馬來西亞通過快車道進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美國國務院修改了年度販賣人口和奴役報告中有關馬來西亞的記錄。
 
各國民眾對這個跨太平洋夥伴關係的反應也各不相同,日本的米農擔心TPP協議將可能會使日本國內大米市場被廉價的進口大米佔領,把當地米農擠走。美國糖業製造商則拒絕為糖的進口打開美國市場。

因此,雖然十二國政府都在推動跨太平洋關係,但有關這個協議未考慮工人利益、人權問題和環境問題的反對聲音也一直未減。

責任編輯:李緣

相關新聞
美智庫:中國入TPP條件未成熟
美學者:助台灣入TPP符合美國利益
美國官員: 12國TPP談判已近尾聲
為TPP鋪路  美參院通過快速審批權法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