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蘇澳鞦韆架動土 9/13蘇東里登場

人氣: 56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5年09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謝月琴台灣宜蘭報導)蘇澳地區中秋盪鞦韆比賽的歷史可追溯自1950年代,慶祝土地公聖誕並使慶典更加熱鬧,於是舉辦盪鞦韆踢鈴鐺比賽,開始這項珍貴的民俗技藝活動。

為喚起居民認同感及向心力,今年特別回到比賽發源地-蘇東里舉行。鞦韆架動土典禮將於9月13日上午10點在蘇東里-長壽堤防廣場(蘇澳港城隍廟對岸)登場,歡迎共襄盛舉。盪鞦韆比賽時間為19日下午五點開始。

蘇澳鎮長陳金麟說,每年活動皆由礁溪鄉的老師傅收集杉木、藤條和藤片等,搭建約6公尺高的鞦韆架,這一次將會全程拍攝紀錄,讓更多民眾看到搭建過程,將傳統技藝傳承下去。

「推廣盪鞦韆成為全民運動!」陳金麟說,將與各國中小校長協調,鼓勵學校在9月份開學時,安排學生到蘇東社區體驗盪鞦韆課程,也會請青年事務暨創新委員會集思廣益,結合地方產業和店家擴大辦理,讓大家看到有別於礁溪鄉的盪鞦韆活動。

蘇澳鎮的盪鞦韆活動,是用杉木、藤條、藤片搭起高有五.五米的鞦韆,鞦韆前高掛一個鈴鐺,女生組鈴鐺高四米,男生組高五.五米,選手除有保護身體的安全繩繫在腰間,鞦韆下方也有防跌傷的粗糠包,限時在三分鐘內,盪高鞦韆,看能踢中鈴鐺幾次,以最多次者優勝。

中秋月圓盪鞦韆傳統民俗競賽,在宜蘭有兩處,一在礁溪,一在蘇澳。礁溪鄉已有百年歷史,據說是過去村民在中秋夜晚聯絡感情,聚集在廟前舉辦的比賽。

責任編輯:鄭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