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布農童音詠玉山 台灣的生命泉源

人氣: 87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6年01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林萌騫台灣南投報導)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23日舉辦「布農‧樂玉山DVD音樂專輯」發表會,8位來自羅娜國小的布農孩童,以布農族特有的音質唱出玉山的樸實與諧和,是台灣的生命泉源,專輯藉由活潑的布農元素帶出美麗的玉山文化,將布農和玉山能量傳達給下一代,使大家更懂得疼惜、守護玉山這塊土地。

布農族是一個文化多元的族群,依不同月份有許多祭儀進行,如開墾祭、拋石祭、播種祭、打耳祭、收穫祭、嬰兒祭、狩獵祭等10多種,祭儀運用自然音樂展現與天地融合,祈求五穀豐收,平安順遂,也造就與布農族傳統密切相關的獨特音樂文化。

自從日據時代由黑澤隆朝首度將布農族音樂發表於國際,台灣原住民音樂逐漸受到重視,布農族音樂也開始成為一種新的民族音樂類型與內容完,整地呈現在國人的面前。

專輯裡有DVD與CD,影像傳達布農族對於山林的記憶與懷念,玉山國家公園保育的美,栩栩如生呈現在山林中,音樂部分則有《媽媽的眼睛》與《玉山是我家》等五首布農歌謠。

《媽媽的眼睛》的主要意涵為布農族與家人綿密情感,無怨無悔犧牲,布農族學會堅持並具堅忍不拔的個性,在寂寞無助時不忘父母的叮嚀,為了家人一定堅持,雖然有許多磨難,仍不忘家鄉族人與父母親;《玉山是我家》闡述玉山守護著我們,是重要的生命泉源,生態中的植物、動物與人類都在其中,依賴著玉山存活。

玉管處處長曾偉宏表示,特別感謝大自然賜給我們玉山這樣的土地與山林,也謝謝大家能靜心傾聽這一張「布農‧樂玉山」專輯,希望可以從音樂當中嗅出布農與玉山的芬芳與生命氣息,從語言與文化歷史的珍貴,看到多元文化的美麗。

責任編輯:羅令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