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贏得這麼多諾貝爾獎 中國人心情複雜

人氣 569

【大紀元2016年10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雨霏報導)日本在中國人的心中是一個揮之不去的存在。這一次,中國人在問:日本怎麼可能贏得比中國多這麼多的諾貝爾獎?

《石英》報導說,日本生物學家大隅良典被授予今年的生理學和醫學諾貝爾獎。這個獎在2015年被授予中國藥學家屠呦呦。但是日本自從1949年來,已經贏得25個諾貝爾獎,而中國只贏得3個,包括人權活動人士劉曉波2010年獲得的和平獎。日本獲得的科學類諾貝爾獎數量僅次於美國。

物理學家李政道和楊振寧都在1949年中共奪取政權之前就離開了中國。他們在美國工作期間共享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後來成為美國公民。

中共官媒稱,中國人對日本人獲獎的民族情緒是「苦澀的反省」。一篇題為《日本怎麼可以贏得這麼多諾貝爾獎?》的文章在中國網絡上瘋傳。它審視了日本所做的正確的事情:

-日本兒童從很小的年紀就被教導要探尋自然和科學。大隅良典說,他在小時候就對蟲子著迷。日本人從小就對他們的自然環境感到自豪和親近。

-中國家長太在意他們孩子的物質滿足。相反,日本孩子被鼓勵獨立。比如,雖然日本家長支付子女的大學學費,但是社會的期望是,大學生應該自己掙生活費。

-日本的科學研究更加獨立,基本上免於政府干預。日本學者如果在研究上遭到挫敗,不會感到失去工作的壓力,這允許他們可以長期的全身心的投入到他們的工作當中。

-日本科學家比中國科學家擁有寬廣得多的全球視野,因為頻繁的跟其他國家的學者交流。日本也有世界級的科研設施,並受到政府資金的強大支持。

一名網民解釋中日在諾貝爾獎差距上的歷史原因說:日本贏得這麼多諾貝爾獎很正常,因為我們今天看到的大多數科學成就是在二三十年前就啟動了,當時日本很富裕,願意投資到科學研究。然而中國僅僅到1978年才開始改革開放,那時候剛剛結束十年文革。許多人才在文革時遭到迫害。

另外一名網友批評中國教育制度扼殺了學生的獨立思考,因為大多數學生過著枯燥乏味的生活。他們每天只是上學、回家、做成堆的作業。這扼殺了他們的想像力。

另外一些人則質疑諾貝爾獎的重要性。一名網友說:「坦白講,一些諾貝爾獎也是可疑的。中國需要做的是,發現改善中國人民生活和民生的方法。中國人是否獲得諾貝爾獎並不重要。」

然而,中日在任何領域的競爭似乎都不會很快消失。

相關新聞
鋼琴老師:神韻是音樂界的諾貝爾獎得主
陳振川:希望唐獎得主能獲諾貝爾獎
天宇:中國人搶房子 日本人為何搶諾貝爾獎
投資有術 諾貝爾獎金源源不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