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金牌崇拜到享受體育 中國悄然發生巨大變化

人氣 1342

【大紀元2016年08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雨霏報導)里約奧運中國在金牌排行榜上落到第三名,並且金牌數只有北京奧運會的一半。但是中國人似乎並不在意。

美聯社報導說,曾經發燒一般的金牌迷戀在中國公眾當中已經慢慢消退。他們今年更多的追捧有個性的運動員,諸如銅牌獲得者傅園慧。

「公眾對金牌的渴望終於回歸正常了。」華南師範大學體育教授盧元鎮說。他長期以來認為,一個成熟的國家對於體育比賽的輸贏應該有更放鬆的態度。

盧元鎮告訴美聯社:「普通中國人已經對金牌數變得更加漠然,他們了解奧運會金牌對他們的真實生活沒有多少影響。」

NBC報導說,把年幼的孩子們送到運動員工廠,幾十年來曾經是中共的金牌策略。自從八十年代以來,中國已經贏得500塊獎牌。但是截至週日(21日)下午五點,中國奧運代表團僅贏得70塊獎牌,比倫敦的88塊獎牌縮水不少,暗示陳舊的體育制度可能難以跟上中國社會改變的步伐。

北京大學性別、體育和社會研究中心主任董進霞告訴NBC,在80年代之前,中國老百姓的工作機會有限,但是隨著經濟快速發展,特別是在九十年代以後,中國有了更多的就業機會。並且由於一胎化政策,家長變得更加不願意讓他們的孩子忍受訓練的艱苦。

由此,國家體育學校的入學人數顯著下降,以至於最高級的體育學院也被迫取消一些訓練項目。

根據官方數字,體育學校的數量從九十年代的3687下降到2183所。乒乓球運動員的數量自1987年以來已經減少了25%。

北京什剎海體育學校曾經生產出95%的中國冠軍。多年來它被視為頂尖運動員的重要生產線。它的體操隊以生產金牌運動員而著稱。

該學校副校長張靜告訴NBC,該學校的重點已經轉向更加「全面的發展」,讓學生不僅僅為競技體育做準備,而且為人生做準備。

這意味著精英體育學院的轉型。該學校不再提供舉重或排球等訓練項目。

一名七歲女孩張圓融在這裡一週三次上高爾夫課程。她告訴NBC,她不在乎是否參加比賽。

孩子們為開心或健體而玩體育對於美國家長來說不陌生,但是在中國它預示著一個巨大的改變。

中共五十年代仿照蘇聯建立起體育基礎設施。共產黨政府將體育作為凝聚民族自豪的工具;家長則將舉國體育制度作為子女追求個人前程和謀生的機會。

在舉國體育制度下,孩子們眼淚汪汪的接受殘酷的訓練,被迫遠離父母。跳水冠軍吳敏霞直到拿到倫敦奧運金牌之後,才被告知母親患上乳腺癌以及祖父母一年前去世的消息。吳敏霞的父親吳宇明告訴大陸媒體:「我們早就接受了她不完全屬於我們的事實。我甚至不敢想享受家庭幸福這樣的事情。」

然而這種舉國體制越來越受到中國人的批評,因為它未能幫助運動員準備退役之後的生活。據估計,在30萬退役運動員當中有80%的人掙扎應對傷痛、失業或貧窮。#

責任編輯:高靜

相關新聞
曾穎:七次失手是運動員自己給自己發金牌
中國媒體評倫敦奧運的「得與失」
「洪荒少女」教中國學會停止金牌崇拜?
傅園慧事件 一次全民對假話套話的宣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