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產能難去 鋼煤完成全年目標均不足五成

人氣 437

【大紀元2016年08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李默迪綜合報導)今年前7個月大陸鋼鐵和煤炭行業均未完成全年目標的一半。有經濟界人士和外媒分析,國有企業使去產能遇到阻力,很多地方的「僵屍企業」僵而不死。

截至7月底,鋼鐵行業去產能規模2126萬噸,完成全年目標的47%;煤炭行業去產能規模9500多萬噸,完成全年目標的38%。這兩個行業的全年官方去產能目標分別為4500萬噸和2.5億噸。

財經人士,包括大陸體制內人士表示,大陸去產能的重點是包括央企在內的國有企業。

財經人士趙晶表示,最近中共發改委提出去產能任務沒完成將被問責、國資委明確說鋼鐵和煤炭央企5年去產能15%,這些都釋放出信號,大陸的去產能問題以國有企業為主。

國有企業是去產能難題 「僵屍企業」僵而不

經濟界人士劉世錦說,國有企業去產能難度較大,主要是人、債和資產重組的問題。

日經中文網8月23日報導,中國企業的債務違約急劇增加,主要來自國有企業。截至2016年8月16日,無法按約定償還債務的公司債共高達250億元(人民幣,下同),以地方的國有企業居多。

吉林大學中國國有經濟研究中心2011年曾發表文章表示,大陸國有企業的負債情況非常嚴重,尤其在1990年代初負債增速很快。

1990年至1994年國有企業平均資產負債率則由58.4%增長到71.7%,到2011年為83%。

日經中文網的報導中說,如今很多地方政府擔心債務違約的負面影響,所以授意企業繼續開工,導致「僵屍企業」的淘汰遇到阻力。

比如,位於遼寧省大連市的東北特殊鋼集團有限公司,業績早已惡化,今年以來已經出現7次債券違約,累計違約額達48億元,但是煉鐵廠內的高爐和設備仍在運轉。該集團的大股東是遼寧省政府。

據調查公司大智慧統計,從今年年初到8月16日,大陸企業共發生42起債務違約,累計金額達250億元,是2015全年的2倍,以資源開採、鋼鐵等産業為主。

即便如此,在地方政府的意向下,銀行仍繼續與國有企業進行交易。國有企業一方面推遲償還公司債券本金和利息,另一方面在不盈利、入不敷出的情況下仍維持生産和招聘。

今年5月1日開始大陸正式施行「債轉股」,即把銀行中的企業債務轉成股份,銀行成為企業的股東。

但是,大陸國有企業在債台高築的同時,還面臨效率低下的問題,短期內不會出現好轉,所以業界擔憂「債轉股」後,銀行業的風險將增加。

另外,由於產能過剩、企業入不敷出,國有企業的去產能過程中還面臨大規模失業問題。官方數據稱,鋼鐵和煤炭行業的去產能過程中,將有近180萬職工被分流安置。

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公司)今年1月份的報告中提到,未來2至3年產能過剩最嚴重的鋼鐵、煤炭、水泥、造船、煉鋁和平板玻璃等行業,如果減產30%,將造成300萬人失業。

責任編輯:劉曉真

相關新聞
李克強一句話引發業界對經濟政策走向的猜測
習李去產能合作無間 破分歧傳言
上半年去產能僅達標三成 中共改革陷兩難
中南海智囊承認改革遇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