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燒燙傷良藥  大黃去火毒

文|藍士哲(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西醫師) 文|榮大夫(旅英執業中醫師)

大黄(Fotolia)

人氣: 2183
【字號】    
   標籤: tags: ,

臺灣發生塵爆事件後,治燙傷的民間方法及中藥方被宣稱不科學,吵得沸沸揚揚。不過,有一味藥引起了小編的注意──「大黃」,不論是民間的燙傷藥膏或是中醫的燙傷藥方,經常可以看到這一味藥的蹤跡。

中醫把燒燙傷視為外來的火毒造成的皮膚傷害,所以初期的處理方式,與西醫思維有所不同。當然,治療方式也差異甚大。如清朝的《外科證治全書》記載「湯火傷」「此證最忌涼水、涼藥浸敷,致令熱毒伏內,輕則皮肉臭爛,重則神昏氣喘多成不救。」

因此,在治療燒燙傷,中醫反而在第一時間是忌沖冷水的。首先,立即以中醫調配的燒燙傷藥膏處理,以減緩病情惡化,隨後再按患者實際情況隨證治療。那麼,大黃這一味藥,為什麼經常被當作燒燙傷的緊急用藥?

大黃的基本特性

據中藥藥典記載,大黃性味苦寒,歸脾、胃、大腸、肝、心經。所以凡是脾、胃、大腸、肝、心等臟器及經脈的熱性疾病都可以用大黃來清熱解毒。同時大黃的性格很峻猛,有如將軍,瀉下攻積和活血化淤和止血消腫的作用很強。

燒燙傷的良藥

大黃特別適合用來治燒燙傷;因為大黃的性質寒涼,所以可以滅火毒;同時大黃有「直降下行,走而不守」的特點,可以將身體的火毒迅速帶走,排出體外,火毒就不會瘀滯與局部造成燙傷,或者即使是有了燙傷,大黃也能迅速將燙傷部位的熱毒以及身體在熱毒的刺激下產生的過多分泌物清除,皮膚會很快癒合而不留疤痕。

預防燒燙傷危害  自製家庭急救藥

建議多數家庭可常備大黃粉在廚房,如出現燙傷後迅速將大黃粉調和小麻油或者是蜂蜜,敷在燙傷的部位。也可以將大黃煮水後將大黃水密封貯存,燙傷後將大黃水敷在受傷處,或者將燙傷部位完全浸泡在大黃水中。如果大黃水因儲存過久而生黴,可將表面的黴去掉,大黃水煮沸後可繼續儲存。

禁忌與注意事項

大黃作為外用的燙傷藥是老少皆宜。但若作為內服藥則需注意:由於大黃苦寒,易傷脾胃,故脾胃虛寒者、老人、小兒、婦女胎前產後、月經期、哺乳期均需慎用。大黃有墜胎作用,所以懷孕期禁用。

生大黃內服可能發生噁心、嘔吐、腹痛等症狀,一般停服後症狀即消失。

吸入性嗆傷 大黃的運用

古時候中醫處理燙傷時所用的方藥可能不盡相同,但是所有醫生都會要求患者絕對不要用涼水沖泡燙傷部位。如果有吸入性嗆傷,無論口渴難忍到何種成都不可以喝水。

有一個患者和我講過這樣一件事:他家小女孩因為吸入性嗆傷被緊急送往醫院搶救,小女孩乾渴難熬,不停地要水喝,其父雖然知道不可以給水,但是於心不忍,最後終於給了小女孩水喝,結果那個小女孩還沒到醫院就死掉了。

為甚麼會這樣?因為水會把火毒封閉在身體內部,通過血液直逼心臟,這就叫火毒攻心。所以很快就會死掉。如果是表皮燙傷用涼水沖泡,也會將火毒封閉起來並推向皮膚深層,嚴重時也會導致火毒攻心。這就像煮麵條和餃子一樣,如果不加涼水就很難煮透,但要是加了三次涼水,熱力穿透深層,就很容易煮熟煮透。

在實證科學占據主導地位的時代,大家耳熟能詳的處理燙傷方法就是「沖、脫、泡、蓋、送」,這個涼水一沖一泡就把「餃子麵條」煮透心了,原本並不是太嚴重的燙傷變成了嚴重的深度燙傷,再加上排斥中醫中藥的治療,所以疤痕及攣縮現象普遍。

那吸入性嗆傷怎麼辦?可以用大黃處理。先將大黃煎水,然後將大黃水裝到噴霧瓶中,噴入口腔及咽喉部,也可以將大黃水慢慢嚥下。@◇

責任編輯:張靜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