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十年前相比 美國哪些商品漲價哪些降價

人氣 1654

【大紀元2016年09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鄭小寒編譯報導)現在和2006年相比,美國商品價格、服務方式和消費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電子產品價格大幅下滑,但教育成本一直在上漲。那麽這十年來,美國一些生活基本商品或服務價格有什麽具體的變化呢

據CBS新聞報導,一些在2006年時期,只有中產階級和富裕美國人才買的起的消費品,現在低收入家庭也負擔得起。據勞工統計局數據顯示,計算機(臺譯電腦)、平板電腦和其它電子設備價格在過去十年中暴跌。

電冰箱、電視等消費電子產品的價格也急劇下降,讓人們省了不少錢。

與此同時,那些成爲中等或上層階級的重要條件,如獲得大專以上學歷的花費猛增,比通脹速度還快;醫療保健費用也大幅上漲。所以即使一些日用商品在十年間價格下降,以及去年美國家庭收入中位數躍升5.2%(仍低於1999年的峰值),美國人的生活開銷也並非大幅下滑。

以下是11種生活基本商品和服務價格在這十年來的變化。

1.服裝:價格下跌9%

雖然時尚總在發生變化,但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數據,和2006年相比,服裝價格下降了9%。根據人口普查數據,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家庭的服裝花費和1984年相比,減少2%到3%。

正因為服裝價格下降,製造業轉移到其它勞動力更便宜的國家。美國勞工統計局數據顯示,1990年至2011年間,服裝行業就業人數減少了80%。

和2006年相比,服裝價格下降了9%。(fotolia)
和2006年相比,服裝價格下降了9%。(Fotolia)

2.家庭食品:價格上升4.5%

在過去十年中,美國人在雜貨店買食物的成本增加了4.5%。

然而也有一些食品例外,雞蛋、奶製品和肉類的花費下降,在過去一年,雞蛋價格下滑近14%。

不過,對於最貧窮的美國人,在雜貨店消費仍帶來預算壓力。根據農業部數據,收入最低的五分之一人口在2014年食品花費占收入的34.1%,2006年這一數據是32%。

3.住房花費:成本上漲4.2%

和經濟衰退前相比,美國人的住房花費,如租金或房主的各項開支增加了4.5%。

全國許多地區的租金和購房成本已經大幅上升。數據顯示,和1984年相比,美國低收入家庭在住房上的支出預算增加5.5%。

此外,美國低成本租賃需求超過了全國供應。美國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家庭住房支出占收入的30%。

和經濟衰退前相比,美國人的住房花費,如租金或房主的各項開支增加了4.5%。(fotolia)
和經濟衰退前相比,美國人的住房花費,如租金或房主的各項開支增加了4.5%。(Fotolia)

4.家用燃料:花費下降9.2%

和十年前相比,冬天保持居家溫暖的花費下降,自2006年以來,美國家用燃料花費下降了9.2%。

天然氣過剩幫助減少美國家庭取暖成本。事實上,《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宣稱:「廉價石油和天然氣的時代才剛剛開始。」對美國人來説,面對食品、教育和衛生保健等支出增長,這是一個好消息。

5.醫保:上漲16.5%

美國人保持健康支出更加昂貴,自2006年以來,美國醫療保健費用增加了16.5%。當今美國人在看醫生、保險費和藥品上的支出超過十年前。

根據人口普查局數據,去年,約11.2萬美國人因為醫療費用而陷入貧困。根據《紐約時報》和愷撒家庭基金會的調查,約20%年齡低於65歲、有醫保的美國人表示,去年一年,他們在支付醫療費用上面臨困難。

6.大學學雜費:上漲35%

大學學位仍然是有價值的,但學費飆升不僅令一些人對上大學望而卻步,也令大學生學貸增加。自2006年以來,美國大學學雜費已躍升35%。

然而,大學學位是未來進入中產階級的重要一步。大學畢業生不僅比高中畢業生薪資更高,而且在經濟衰退後,更容易找到「好」的工作。

喬治敦大學今年年初的研究發現,美國在經濟衰退後產生的11.6萬個就業職位中的四分之三是面向大學畢業生,而低學歷的人只能從事低工資職業。

自2006年以來,美國大學學雜費已躍升35%。(fotolia)
自2006年以來,美國大學學雜費已躍升35%。(Fotolia)

7.日托和幼兒園費用:上漲16.7%

日托和幼兒園費用一直是令美國家庭頭痛的問題。調查發現,美國33個州和首都華盛頓的托兒費用超過大學費用。

爲了應對高昂的托兒費,一些美國父母請親戚朋友照看孩子,或者夫妻兩人在不同時間上班,以便其中一人可在家照顧孩子,或者乾脆辭職在家帶孩子。

但是,為照顧孩子而辭職會給家庭經濟帶來損失,不僅無法獲得薪資增長,退休金積累也會減少。

8.個人電腦:價格下降71%

現在是購買個人電腦的最佳時期,比2006年價格下降71%。

即使是蘋果電腦,價格也同樣下滑。1977年,一台入門級蘋果電腦價格約1,300美元,相當於現在的5,200美元,而現在的蘋果電腦價格便宜很多,而其競爭對手的一些電腦只有幾百美元。

9.電視機:價格下降90%

隨著市場趨於飽和,電視機價格在2010年前後暴跌。根據人口普查局數據,無論收入如何,電視機在美國家庭無處不在。2010年,98%的美國家庭至少有一台電視機。

10.新車價格:下降9%

美國新車價格的增長低於通脹,意味著美國人和2006年相比,現在可花費更少的錢買新車。

另一方面,因爲工資增長停滯或緩慢,Bankrate.com今年早些時候調查發現,美國50個最大城市的家庭收入中位數,無法支付一輛價值34,000美元的新車或輕型皮卡。

11.汽油價格:下降21%

摩根大通(JPM)在7月份報告顯示,因天然氣價格較低,典型的美國中產階級家庭在去年節省了將近500美元汽油費,相當於年收入的1%。美國人把這筆錢花在外出就餐和購物上。#

責任編輯:黃小渝

相關新聞
美聯儲1月會議決定不升息  符合市場預期
美今年加息有變數? 市場等待週三耶倫講話
美大學畢業生過日子不透支 年結餘5000美元
車市正回落?富人還在不停地買豪華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