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30萬留學生計劃」變調 留學生「質」下降

人氣 1031

【大紀元2016年09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遊沛然日本東京報導)全日本約有775所大學,其中私立大學603所,由於日本嚴重的少子化,造成44%的私立大學的面臨生源不足,08年日本政府實施「留學生30萬人計劃」後,近年留學生的增加給日本大學帶來了「希望」,然而大學之間爭搶學生,放低招收質量,使留學生在「質」上發生變調、下降,引起日本社會對「留學生30萬人計劃」的反思。

據日本學生支援機構發布的統計顯示,截至2015年4月31日,在日的外國留學生人數突破20萬,達20萬8,379人,其中,中國留學生為94,111居榜首,占了近半數;排名第二的是近3年突然猛增的越南留學生,為38,882人。日本大學和專門學校的學生總數約為350萬,平均17名學生中就有1名外國留學生。

外國留學生連年增加與2008年日本政府實施的「留學生30萬人計劃」有關。由於日本近年人口減少速度驚人,每年減少20萬人以上,按此速度,50年以後,人口將從目前的1億2,900萬,跌破8,000萬,而且65歲的老年人將占40.5%。日本政府的這項積極招攬留學生的計劃意在,招攬高度人才和優秀的留學生人才,彌補將來人口減少和老齡化帶來的勞動人口短缺等問題。

由於日本少子化嚴重,造成大學招生生源嚴重不足。據《讀賣新聞》的報導,全日本共有775所大學(截至2015年4月1日),其中,私立大學603所,44%的私立大學的在校生數低於定員數,大學面臨嚴重的生源不足,已影響到學校的經營,此時留學生的湧入對大學來說可謂久旱遇甘露,很多大學積極採用了審查書面材料的免考升學方式。甚至出現了某些無名的大學在考試時,只要在考卷上寫上名字就能進學的奇談。

招生資料淪為觀光資料

來日的外國留學生多數先經過2年的日語學習之後考入大學。大學在招生前會向日語學校郵寄大量的招生資料。然而這些資料的形式也五花八門,有點讓人啼笑皆非。

據日本Diamond雜誌的導報,東京都內一所日語學校在大學招生前,要花不少時間整理來自各大學的招生簡章等資料。學校的工作人員透露:「地方大學的招生簡章有的簡直就是觀光資料,把當地的觀光景點、美食等給予詳盡介紹。」,工作人員表示,由於留學生多集中在找短工方便的大城市,地方的大學為了招攬留學生也可謂費盡心思。

日語學校老師叫醒學生到校

在Diamond雜誌的導報中,有一則有趣的故事。東京一所日語學校的老師,每天打電話給學生們,「今天怎麼了?還在家嗎?已經9點了,是上課時間了。」叫醒學生到校上課成了每天工作的一部分。

這所日語學校的規模名列全日本日語學校前列,學校老師透露,學生的出席率不能低於80%,否則將失去考大學的資格。學校要維持目前的規模,保證學生的升學率很重要。

學校老師嘆息道:「打電話催促上課實在沒想過,但是學生學習慾望依然低下。這樣的學生還具有普遍性,這樣的學生升學自然與名校無望,多數是專門學校,或者無名的地方大學。」

留學生良莠不齊兩極化嚴重

雖然留學生整體素質趨於下降,但是勤奮治學者也不少。來日的中國留學生中,不少在中國報考一流大學時,留下諸多遺憾,留學日本,志在考入東京大學、慶應、早稻田等名校的學生也不少。

位於東京的王立學院是專門幫助留學生考入日本名牌大學,具有32年歷史的老牌補習學校,學校的王老師介紹說:「近年、來自中國的留學生不少是富裕家庭,家裡經濟力完全能支助子女在日本完成學業以及生活等,學生的素質較高,自身學習目的明確,求知欲強,90%的學生打算將來在日本發展,多數都能考入日本的名牌大學,並學有所成。」

與這類留學生相比,近年考進容易入學的專門學校的留學生數上升明顯,據日本學生支援機構的調查,2015年留學生的大學升學同比增加了3.5%,研究生為2.4%,而專門學校的升學同比卻猛增了32.3%。

專門學校升學率上升有兩種因素,其一是,在日語學校時,學業上長進有限,升學選擇範圍受限,多數選擇了進校門檻低的專門學校。另一類是,對日本文化有興趣,打算掌握一門專業性強的職業能力,而被專門學校的實用性教學所吸引。

日本缺乏留學魅力?

留學生「質」的下降,也引起日本業界的關注,一名熟悉中國留學生現狀的業界人士表示:「到海外留學的中國留學生第一志願多為美國,這與美國的公平自由、經濟實力有關。在美國的留學生原則上不能打工,對留學生打工有嚴格的規定,學生素質較高,都能專注學業,並且畢業後,在公平競爭的環境,憑實力能找到份好工作。」

「對日本來說,要招攬到優秀的外國留學生,除了日本經濟實力外,改善留學生的就職環境也很重要,有必要整備和改善留學環境,讓留學生感受到在日本長期發展的魅力。」

責任編輯:盧勇

相關新聞
【新紀元】日本新政府柔化外國人政策
中國留學生論文抄襲 早稻田追回博士學位
中國留學生勇救日童  安倍擬親自授獎
中國留學生因違法被遣返 原因多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