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高鐵通車10年 民眾實現「一日生活圈」

一女網友日前在網路上分享自己搭乘高鐵中的一段趣事,引網友笑爆。(示意圖:李擷瓔/大紀元)

人氣: 2195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7年01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台灣綜合報導)台灣高鐵1月5日慶祝通車10週年,這條全長345公里的鐵路,貫穿全台人口最稠密的西部走廊,讓台灣民眾出差、返鄉實現了「一日生活圈」。台灣高鐵建立的準點、守時、乾淨、整潔形象,10年來培養搭乘民眾會排隊、愛惜環境的高素質,帶領台灣交通服務往更文明的方向前進。

台灣高鐵通車後 民眾實現「一日生活圈」

台灣高鐵通車滿十年,每天平均超過15.3萬人次搭乘。高鐵目前旅客結構40%是返鄉、38%是商務客、13%是旅遊、7%為通勤族等,高鐵通車後,台北民眾就算晚間8點在高雄結束會議,都可以輕鬆搭上台北捷運回家,大大改變了商務客、民眾通勤、返鄉、旅遊等選擇交通運輸工具的習慣。

台灣高鐵1日生活圈 通車10年培養高素質民眾
台灣高鐵通車十周年,交通部長賀陳旦(右2)表示,高鐵公司應擔負更多政策性任務。行政院長林全(中)他強調高鐵的開通,對於台灣發展與交通運能有重要效益,也讓台灣發展邁向新的里程碑。(陳建霖/大紀元)

行政院長林全今天出席「台灣高鐵通車十週年暨探索館」開幕典禮,他強調高鐵的開通對於台灣發展與交通運能有重要效益,也讓台灣發展邁向新的里程碑。他讚譽高鐵翻轉台灣經濟,也維持高品質的運輸,對台鐵也有模仿與刺激效果;更希望繼續培養內在產業成長,讓維修在地化,像是台灣已有廠商提供維修零件,高鐵公司也已採用;未來希望提升台灣軌道產業,建立高鐵在國際上的商譽。

交通部長賀陳旦認為,未來高鐵公司主要政策性任務,包括12個車站的站距放眼全球可說是相當短,可把高鐵打造成大台灣市的捷運,不論服務新竹園區上班族,或假日來個一日遊,都能搭高鐵;高鐵還要和各地運輸系統結合,形成完善的大眾運輸。他表示,高鐵建設技術與經營口碑,應作為台灣軌道運輸龍頭,帶領台灣軌道技術走進國際。

高鐵10年培養出一批文明客人

據台灣《自由時報》報導,早期的軌道運輸,常留給人髒亂、誤點的印象,但通車十年的高鐵,即便車廂內未禁止飲食,仍打造出乾淨、整潔的形象,也因高鐵的準點、守時而開啟台灣交通運輸的「時間革命」。過去旅客搭車時常都會爭先恐後搶位子,尤其尖峰時刻、即使排好隊伍,車子一停妥仍會一擁而上,但在高鐵站,就算是自由座車廂外,也能看到旅客在月台上排隊。

高鐵不僅車廂、廁所都很乾淨,也因很少查票形成特殊的「信任文化」。台灣鐵道暨國土規畫學會秘書長陳彥良觀察,民眾搭乘高鐵會排隊、愛惜環境,「不是民眾習慣改變了,而是在高鐵一整套的規劃之下,人們本來就可以循著規則做到。」

高鐵董事長江耀宗說,高鐵成功使「一日生活圈」成為民眾生活的一部分,未來更要強調人與人間「心」的連結,讓旅客感受到更細緻、貼心的服務。

台灣高鐵營運成績亮眼 經驗外銷美國亞洲

據中央社報導,台灣高鐵不但準點率高達99%,同時在多樣化行銷手法下,營收年年成長,觸角也早已伸向國外,可望以10年來的營運、技術亮麗成績爭取新加坡到吉隆坡的高鐵合約總顧問標。高鐵執行長鄭光遠表示,新馬高鐵的總顧問標共有 8家,多為全球以高鐵聞名的企業投標,台灣高鐵對自家技術非常有信心,目前台灣高鐵已進一步入圍,只等最後公布得標者。

鄭光遠還說,台灣高鐵早已獲得美國德州高鐵的技術支援合約,這條德州高鐵是從達拉斯到休士頓,全長340多公里,與台灣的高鐵距離很像,目前已在執行中。另外,鄭光遠認為台灣高鐵平均載客率約 63%,離峰時段的載客率必須要拉高,因此今年的營運目標是要衝高所有與台灣高鐵異業結盟的旅遊人次。他強調,高鐵今年輸運量逾5,500萬人次,其中與旅遊相關的僅 130萬人次,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2017年要藉由各種方式拉高與旅遊相關的人次到200萬,成長逾50%。

高鐵下個10年 學者:用大數據開發商機

中華大學運輸科技與物流管理學系副教授林祥生認為,台灣高鐵股票去年10月上市,必須有更多獲利責任,應加強車站到車廂的多元發展,突破票價受管制下的營收瓶頸。他說,高鐵已服務4億人次的旅客,卻對廣大顧客群的口袋「所知有限」,配合財改而放棄了站區開發權,經營團隊似乎只能專注運輸本業,成為全球極少數附屬事業占比趨近於零的軌道公司。

林祥生說,台灣高鐵應該很容易善用各種訂票通路,蒐集旅客交通需求的大數據,通過顧客關係管理擷取商業智慧,從旅運資料推估其消費偏好,提前掌握消費者的足跡,進而結合觀光、金融、電信、零售、電子商務等關聯性產業,為高鐵公司貢獻各種服務創新下的附業營收。

林祥生以亞馬遜開發顧客體驗的實體商店,掌握線上線下虛實結合的商業趨勢為例,指出高鐵坐擁每天15萬人次以上的高消費客群,各車站空間卻多數用於排隊購票與候車,現有餐飲零售也仍停留在傳統的經營型態,在百貨業者強調坪效管理看來,簡直是「暴殄天物」。#

責任編輯:林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