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如何把孩子從電玩中救出來?

家長「爭不過電腦」 其實是親子欠溝通的結果 教養孩子家長要不斷學習

和諧家庭協進會會長陳偉力26日在華埠舉辦免費專題講座,教家長如何打開孩子的心窗。 (蔡溶/大紀元)

人氣: 174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7年03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和諧家庭協進會26日在華埠舉辦免費專題講座,教家長如何打開孩子的心扉,幫孩子建立健康、平衡的生活方式,吸引不少華裔家長前來聆聽,提問踴躍。

面對孩子沉迷電腦遊戲,很多家長無計可施,十分煩惱,這是現代每一個家庭普遍會面對的問題。不少家長抱怨,見到孩子玩電腦遊戲、無心向學時,會「苦口婆心」地勸孩子,而孩子卻說「好煩」,根本聽不進去,無法溝通,令家長充滿挫折感。

「和諧家庭協進會」會長、資深家庭工作社工陳偉力說,孩子並不是「天生就為了氣死家長」,家長要引導孩子成為一個健康的電腦使用者,首先要了解電腦在哪方面滿足了孩子們內心的需要,家長「爭不過電腦」,其實是親子欠溝通的結果。

現代父母放工回家可能已是晚上七八點,拖著疲倦的身軀,只想快一點處理子女的學業問題,難免一開口就問「功課完成未?」天天如此,就如同老闆問你「工作做好了沒」,孩子不願理你,使親子衝突如同電視系列劇,天天上演。

要改善問題,「一切都是由溝通開始」。陳偉力通過一個個案例,分享許多親子錦囊。

調整角色期望

「身為家長,能否不理小孩的功課?」在座家長人人說「不能不理」,陳偉力卻指出,家長的重心不是孩子的功課,因為他的功課要他自己負責,家長的重心是「訓練他負責」。

陳偉力做家庭輔導工作20多年,對這個問題可謂體會很深。他舉了一個例子,一名單親媽媽1978年帶著兒子來美,每天在衣廠辛苦工作15個小時,只盼兒子學習成績好,兒子沒有讓她失望,一路從名牌高中到名牌大學,畢業後成為大律師,可是母子間缺乏心靈溝通,孩子從來不關心她,甚至把媽媽當家傭,「兒子成才了,是不是為人父母就開心了?未必如此。父母怎麼樣和孩子相處,將來他就會怎麼樣和父母相處。」

「學業不是重心,與孩子的關係才是重心。」陳偉力說,培養孩子內在的德性,獨立的能力,負責任的能力,合作的能力,有一份感恩的心,尊重、關心別人,有一個正向看問題的能力,有一份愛心,「如果孩子有這八種德性,你不會擔心他的未來,而學業如何是他自己要負責的事。」

改善溝通方式

如何培養與孩子的關係?多聆聽對方的想法,多表達內心感受,而不是「口不對心」,嘴裡批評孩子,其實真實的想法是關心孩子。運用正面的語言溝通,採用表達感受而非評價「對與錯」,彼此會更了解。陳偉力說,電腦遊戲之所以迷人,是因為它滿足孩子獨立自主、全盤控制的需要,讓孩子感受到被接納和包容,做的好時,電腦讓他有成就感,做錯了也不會罵他。

若家長一出口就是罵,用斷網、拔電源等方式來應對,都會適得其反。他提議家長要控制對10歲以下小孩用電腦的時間,「可以給他們選擇不同的時間組合方案」,當給予孩子選擇時,基本上就滿足了他們獨立自主的需要,而且也是訓練孩子們的獨立能力和負責任。

教養孩子 需要不斷學習

親子衝突其實並非一朝一夕形成,10歲以上的孩子,如何修補關係?陳偉力說,父母在面對孩子時,不能只把重心放在「教導」,同時也要學習「接納」,10歲以上的孩子,更需要父母明白和接納他,不是「管」或「教」,而是「了解」和「賞識」,他們需要有空間為自己做選擇。

「包容不等於縱容,理解與接納不等於認同他的做法。」陳偉力說,這時的家長,不要在事情中糾纏,而要學習一些溝通的技巧,找到正確的鑰匙打開孩子的心窗,親子沒有公式,「因為每個孩子都獨一無二,你必須學習了解孩子的內心感覺。」

「醫生16年的專業訓練也只能照顧身體的一部分,怕做錯還要買保險,而家長負擔著365天照顧孩子的全身、心健康發展的重任,卻缺乏專業的訓練。」 陳偉業說,其實教養孩子,不論對家長或孩子來說,都是不斷學習的過程。他建議家長參加各種親子教程,才能協助子女更好的成長。

「家,說白了就是一個關係,家中各成員關心和相互的關係,親密的關係是能明白你的內心需要,成員關係不好,就不是家。」陳偉力說。◇

責任編輯:艾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