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市議會43選區競爭激烈 七人同臺亮相

候選人首次同臺辯論 唐鳳巧:我很在乎社區 共和黨參選人似更關注市級議題

7名參選人分別是(左起):唐鳳巧、John Quaglione、Liam McCabe、Khader El-Yateem、Kevin Peter Carroll、Robert Capano、Justin Brannan。 (蔡溶/大紀元)

人氣: 9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7年05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涵蓋布碌崙灣脊、班森賀、戴克高地的市議會第43選區,市議員公職競爭激烈,包括華裔民主黨女性地區黨代表唐鳳巧在內的四名民主黨參選人,與三名共和黨參選人,週二(5月9日)在布碌崙灣脊區的海濱山莊老人公寓樓(Shore Hill Housing)內舉行辯論會,七名參選人首次同臺亮相,各自風格鮮明。

包括華裔民主黨女性地區黨代表唐鳳巧在內的四名民主黨參選人,與三名共和黨參選人,昨天在布碌侖灣脊區的辯論會上,首次同臺亮相
包括華裔民主黨女性地區黨代表唐鳳巧在內的四名民主黨參選人,與三名共和黨參選人,昨天在布碌侖灣脊區的辯論會上,首次同臺亮相(蔡溶/大紀元)

四名民主黨參選人分別是:曾任現市議員蔣特利辦公室立法事務主任的布萊南(Justin Brannan)、州眾議院第64選區的社區領袖卡洛(Kevin Peter Carroll)、服務過第10社區委員會12年的社區活躍人士Khader El-Yateem,以及華裔民主黨女性地區黨代表唐鳳巧。

三名共和黨參選人分別是:超市經理卡潘諾(Robert Capano),州參議員高頓的副幕僚長、媒體聯絡人卡格裡隆(John Quaglione),以及國會議員鄧諾允(Daniel M. Donovan)的選民服務聯絡官麥克比(Liam McCabe)。

華裔參選人表現亮眼

每位參選人用8分鐘闡述各自的政見。唐鳳巧用英文演講,表現得非常老練,很能夠吸引聽眾的注意力。她自述在香港出生,7歲隨家人到紐約,在紐約接受教育,是典型的家庭主婦和母親,自從兒子上學前班後,她開始為學校做義工12年,直到遇到州眾議員寇頓,接受他的邀請,在其辦公室做助手(半職)8年,直到兒子上大學,她也做好了準備:做全職的民選官員。

唐鳳巧表示,過去8年來,她在寇頓的辦公室為上萬名民眾排憂解難,每天都會碰到不同的問題,她總是試圖解決,並跟進個案,從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也真正了解社區居民的訴求,「我可能不是好的演講者,但是我是一名好的工作者,因為我很在乎社區」,唐鳳巧說。

共和黨參選人 議題格局更大

七名參選人背景各異,因此風格鮮明。談及灣脊區的可負擔住房不足,老人公寓缺乏等方面的問題,大家的立場都類似。不過,三名共和黨參選人所討論的問題,更多的跳出當地的小範圍,對現任市長、市議會的表現、市府預算分配上,有更鮮明的主張。

針對如何解決遊民和毒品氾濫等問題,共和黨人、超市經理卡潘諾(Robert Capano)就直接了當的說,市長白思豪的進步主義政策,是讓紐約市逐步倒退,「誰能解釋他為何用納稅人的錢,研究在社區建設紐約市毒品安全注射屋,給癮君子來使用?實在是大錯特錯!」

該區現任市議員蔣特利的任期到今年12月截止,其市議會席位空出後,共和黨與民主黨人互相競爭,爭奪這一選區。◇

責任編輯:艾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