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廣東開平強徵祖產 僑胞面臨逼遷(上)

《一代宗师》《讓子彈飛》拍攝地 赤坎碉樓成旅遊項目 商人和官府圈地 原住民遭強遷

人氣: 378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7年06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放眼當今中國,幾乎處處都在開發旅遊資源。電影《一代宗師》、《讓子彈飛》的拍攝地——開平赤坎古鎮,以中西合璧風格的民居,與豐富的文化遺產,被列為中國歷史名鎮。現在也同樣面臨被開發的窘境。有許多祖產在開平的海外華僑,如今面臨大陸強制買斷產權、限期搬遷的行政決定,不得不考慮,他們要不要做特殊的華僑「釘子戶」。

開平的漁家生活。隨著原住民的被逼遷,這一景象也將消失。
開平的漁家生活。隨著原住民的被逼遷,這一景象也將消失。(美國藝術攝影家協會關光宗攝影/記者翻拍)

廣東開平人關淑媚移民來美已經20餘年,兩年前回開平赤坎鄉下探親,看到這裡已物是人非,歲月留痕,昔日美麗的古鎮,一些有年代的青磚瓦房外被貼上了現代瓷磚,她一陣嘆息。觸目所及,更多的老樓因年久失修而現破敗相,原本生活於村中的年輕人往外遷,搬去開平市、廣州等城市化發展的都市,古鎮呈現沒落景象,她又是一陣嘆息。

當年蓬勃的水路運輸,來自世界各地的華洋貨品雲集至此,又分發各地,使赤坎成為歷史上一個重要的嶺南商埠。
當年蓬勃的水路運輸,來自世界各地的華洋貨品雲集至此,又分發各地,使赤坎成為歷史上一個重要的嶺南商埠。(美國藝術攝影家協會關光宗攝影/記者翻拍)

尋根回來,阿媚一直惦記著自己的「心靈家鄉」,對那裡的一簷一瓦,街頭的豆腐角小吃,用柴火燒的煲仔飯,市井生活中散發出的鄉土氣息、詩情畫意,以及赤坎的兩大望族——關氏和司徒氏300多年來互相競爭的故事,如數家珍。

自清朝開埠以來,赤坎古鎮已經延續了360多年,其中騎樓街的建成少不了關氏與司徒氏兩家的參與和競爭,圖中兩個高大的鐘樓,也是兩族人暗中攀比的結果。
自清朝開埠以來,赤坎古鎮已經延續了360多年,其中騎樓街的建成少不了關氏與司徒氏兩家的參與和競爭,圖中兩個高大的鐘樓,也是兩族人暗中攀比的結果。(美國藝術攝影家協會關光宗攝影/記者翻拍)

可是最近,阿媚聽說,開平市府聯合旅遊開發公司,要將古鎮所有建築物的產權全部「買斷」,對舊街區進行「文物保護與整體改建」,包括海外業主都必須在今年10月中旬前簽約賣樓。她開始坐臥不安。微信群中,開平的海外鄉親們談起這件事,也都陷入又愛又怕的矛盾心態。

赤坎古鎮保留著大量中西合璧的華僑建築,僅碉樓就有200多座。
赤坎古鎮保留著大量中西合璧的華僑建築,僅碉樓就有200多座。(美國藝術攝影家協會關光宗攝影/記者翻拍)

開平市長5月美東行:古鎮要搞「全域旅遊」

上個月6日~15日,開平市長一行赴美國、加拿大、墨西哥訪問開平籍僑團,為推進開平赤坎古鎮項目建設,想說服海外僑胞,言稱將引入中信集團投資60億元人民幣,在當地搞「文物保護與整體改建」項目,整個開平則涉及近100億人民幣的旅游項目,發展「全域旅遊」。

旅居海外的開平華僑人數眾多,據說遠遠超過70萬,比開平老家的常住人口還多,其美洲分布多集中在三藩市、洛杉磯、紐約、墨西哥墨西卡利、加拿大多倫多、溫哥華等地,開平市長一行10天來走訪了各地包括紐約開平同鄉會、龍岡公所、鳳倫公所等十多個開平人的僑團,臨走時留下一本厚厚的《開平市人民政府 關於赤坎圩鎮文物保護與整體改建項目 房屋徵收決定的公告》、《房屋徵收決定書》和《房屋徵收補償方案》。

開平人獲知,旅遊開發公司要將原業主的產權全部買斷,統一進行改造,老街上的居民將被全部遷出核心景區,悉數搬遷到市府另外圈地建的新區。

一些開平老僑注意到,開平市府的紅頭文件是強制性的,「徵收」文告3月31日登出,限期在10月15日前完成所有產權移交,明年1月15日前須全部遷離,可謂「雷厲風行」。

賣祖產、原住民全遷? 開平老僑多議論

於是,在紐約的開平同鄉會、鳳倫公所、龍崗親義公所,有人說僑鄉古鎮人去屋空,導致古建築因缺乏維護而損毀,政府招資60億開發,這是好事,是機會;有人痛批政府短視,把原住民趕走,將歷史街區打造為影視城似的「主題公園」,卻把原先的生活都抽空了,使它們失去了原有的人文價值;也有人說「中國一向官說了算,沒商量,小民你能怎麼樣?」,無能為力……。

面對從天而降的改建項目,開平同鄉會的關祖洞猶豫著說,他家在赤坎有祖屋,他在洛杉磯的兄弟反對賣給政府。雖然赤坎老屋的居住條件的確需要改善,關家也移民很久了,可是他們家沒想過賣祖屋,「不到最後關頭,沒有人會賣掉祖產的」。

再者,老關說,遷移至新區,失去了原有的生活環境,那些「新建的社區」就是理想的家園嗎?在現代化高樓大廈群,那種柴火燒的煲仔飯特色小吃會不會消失?原有的生活模式還能繼續嗎?何況,「新區」目前還未建設,到底何時建成、會出現什麼樣的變數還是未知數。

一名赤坎籍記者在他們的微信群中留言:「赤坎今後還有什麼可看的?就看看那沒有開平人住的騎樓?拍照到此一遊的留念?沒人就沒有僑鄉的味道了~什麼是家鄉?家鄉是鄉音,家鄉是老屋,家鄉是鄰居的飯香,家鄉是生活的影子。若是回去要購門票,進屋還要見到不會講家鄉話的……」他感嘆地說,「這麼大的家,開平人幾代人辛辛苦苦積累的財富,竟被一紙簽約埋葬。」

關淑媚對此很贊同。之前,她曾寫過一首詩《回去》,懷念家鄉的小溪、山中小徑、池塘和村莊。現在她說,買斷祖屋後,開平赤坎人將在不久的明天面臨什麼樣的景象,每一個愛開平的人都應該考慮一下,自己曾經生活過、祖先留下的家園,到底要往哪裡去;再算一算,這一簽,多少利益永遠失去了。

快速掠奪僑產

總部在三藩市的世界關氏宗親總會5月12日獲知情況後,馬上寫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給大陸的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并抄送香港關氏宗親會、三藩市關光裕堂、羅省關光裕堂、溫哥華關隴西堂、多倫多關氏宗親會、開平縣關族圖書館等10個機構。

信上寫道:征收純粹是市場的經濟活動,何來為了公共利益而強行征收?關族的圖書館、宗廟早在落成之日起,已是名副其實的群眾共享平臺,至今已近一個世紀。先輩們把一輩子積存下來的血汗錢,放在家鄉建學校、建公共圖書館,與此同時,把關氏宗廟關光裕堂建在赤坎鎮,就意味著海外游子把根留在家鄉。這就是先輩們的初衷。如今,這些文化遺產交到我輩手中,若一旦流失,非但對不起先人,對后代也無法交代。

信中說,開平市政府置各界華僑呼聲於不顧,聲言征收要強制執行。「他們這種行徑,無異給僑胞們當頭一棒。」

然而,給僑胞們當頭一棒的還不止於此。開平僑胞告訴記者,當官的話音剛落,很多華僑的物業已被徵收,開平當地工作人員一戶戶問「是否有屋契」,然而,很多僑胞的祖產已有逾百年歷史,房屋並沒有地契,大陸官方於是強行掠奪,而無視你祖孫多少代在這裡居住的事實。

此外,關族圖書館已被強行封了,僑胞們說,當局現在已經在國內封鎖消息,鄉下的人現在全部失聯,程控電話被掐斷,手機也無法打通,早前國內傳出消息,說村民聯系海外要被定罪。大陸官方的速度之快,讓海外僑胞來不及反應,想想100天後古鎮就不再屬於他們了,不少僑胞心急如焚。

以前,大陸總是對華僑們唱:常回家看看,常回家看看。可如今古鎮變味了,家沒有了,祖屋也沒有了,還回去看什麼呢?一名老僑無奈地說,「以前我每年回去,今後我不回開平了!」

一位名叫胡漢威的讀者早在今年1月投稿本報,表達他「今後,何處寄鄉愁寄鄉情」的矛盾心理。他說,聽聞家鄉要開展旅遊,他「很高興,土雞變鳳凰,家鄉脫去粗衣著絲綢」,但是政府計劃把原居民全數遷走,重新規劃把赤坎改變成世界級的旅遊聖地和購物天堂,他很擔心這「不是割膽囊切盲腸,而是變性大手術,是改頭換面的改變,是徹底的砸了再建。是完全沒有赤坎氣味、影子、古風和韻味的『變味的家鄉』。」

怎麼辦?阿媚找到一份2015年7月31日廣東省人大常委會通過的「廣東省華僑權益保護條例」說,條例明確規定,禁止「非法侵占、損毀華僑私有房屋」,還說,未簽訂補償安置協議或者未經法定程序的,不得非法侵占、拆除。

阿媚問:「那為什麼又規定很短的期限,必須簽約、搬出?這速度和掠奪有什麼區別?」她琢磨著,按照省人大通過的華僑權益保護條例,向負責僑務工作的部門提出意見,到底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如果華僑們堅持做「釘子戶」,會不會像國內的同胞一樣,維權無門。

事實上,開平僑胞們所議論的,正是中國眾多歷史古鎮,目前所遇到的城市保護與發展的衝突。(未完待續)

責任編輯:艾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