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宣佈成立國家宇航局 聚焦南澳

人氣 22

【大紀元2017年09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林達澳洲阿德萊德編譯報導)澳洲將成立一個期盼已久的國家宇航局,阿德萊德正摩拳擦掌準備在這個新興行業扮演主角。

據廣告報報導,聯邦政府日前宣佈成立國家宇航局,運用數十億澳元打造數千個就業機會。全球航天工業年總產值超過4,000億元,澳洲國內產值約40億元,僱用11,500名員工。南澳政府估計,通過建立宇航局,三年內可望將產值提升到180億元。

消息宣布的同時,阿德萊德正好是全球航天工業界矚目的中心——為期一週的第68屆國際宇航大會在阿市召開。有四千多位世界頂級太空專家出席,包括當年成功登月返回的美國宇航員奧爾德林(Buzz Aldrin),和最近常常露面南澳的企業家名人馬斯克(Elon Musk)。

澳洲工業、創新和科學部(Industry,Innovation and Science)部長斯諾蒂諾斯(Arthur Sinodinos),今年早些時候開始對航天業進行審閱,相關報告將於明年3月出爐。

斯諾蒂諾斯目前正在休假,其職位暫由西澳參議員卡什(Michaelia Cash)代理。卡什說,「宇航局對內是國內合作的基地,對外是國際參與的大門。」她說,「確保一個長線戰略規劃,以支持、使用航天科技,發展澳洲航天工業。」「國際航天工業發展迅速,澳洲理當參與其中。」

來自南澳的參議員伯明翰(Simon Birmingham)說,由於地理位置和擁有國防工業的優勢,南澳將成為太空工業的「核心」。

世界所有發達國家中,唯獨澳洲沒有宇航機構。成立宇航局代表著澳洲航天工業的起步,政府也可從中獲得更多參考信息。南澳和首都領地一直在推動遊說,將機構總部設在堪培拉,將行業運作基地設在阿德雷德。不過,所有各州都有資格成為機構所在地。

州政府則藉此機會宣布建立南澳航天工業中心(SASIC)。州長韋瑟裡爾(Jay Weatherill)說,「航天中心是航天投資的一個實體,所以我想,南澳有一定的資格對聯邦說,我們想成為國家航天事業的夥伴和樞紐。」

阿德萊德9月25日至29日舉辦第68屆國際宇航大會,圖為大會期間舉辦的航天工業展覽大廳中南澳州的展位。(李倩茜/大紀元)
阿德萊德9月25日至29日舉辦第68屆國際宇航大會,圖為大會期間舉辦的航天工業展覽大廳中南澳州的展位。(李倩茜/大紀元)

即便現任聯合政府在下屆大選中失敗,宇航局依然會成立,因為聯邦工黨也表態贊成建宇航局。在野黨黨魁肖頓(Bill Shorten)說,「澳洲應該引領航天競賽,而不是慢悠悠地押後陣。」「分享全球航天工業的一杯羹,意味著更大投資、更多就業。」他說。

影子工業、創新、科學事務發言人卡爾(Kim Carr)說,作為航天工業的一部分,澳洲需要有權控制自己的衛星。從通訊到觀測自然災害,甚至可以探測到是哪些人從墨累河(Murray River)盜水,用途無限。他說,但澳洲至今還不能管轄自己的衛星。

出生於阿德萊德的宇航員托馬斯(Andy Thomas)和國際航空聯合會主席樂高爾(Jean-Yves Le Gall)等人士,廣泛呼籲成立國家航天機構。「澳洲已做好發展航天系統的一切準備。」樂高爾日前說到。托馬斯則表示,這是個「明擺著的」方向。

州內主管航天工業的廳長史密斯(Martin Hamilton-Smith)日前透露了有關南澳航天中心將怎樣運作的更多細節。據悉,在該中心的監督下,每年有筆100萬元的資金可供發放,他呼籲業界營運者儘快註冊。「伴隨著宇航局在阿德萊德設基地,南澳太空業公司的增長,將招徠這一領域的國際投資。」投資將用於航天技術培訓獎學金,支持太空業企業家和航天工業加速計畫,以幫助處於起步階段的公司快速成長。

南澳目前擁有60多個有關太空的組織,並有著悠久的太空史。英國的「黑箭」(Black Arrow)火箭就是1971年在南澳Woomera發射升空的,25年後阿德萊德出生的宇航員托馬斯坐著「奮進號」(Endeavour)進入太空。最新的進展是,由阿德萊德大學(Adelaide University)開發製造的50個納米材料立方體衛星,美國宇航局NASA將之發送到國際空間站,然後部署到地球軌道上。◇

責任編輯:夏文素

相關新聞
激勵一代澳洲青年的宇航員托馬斯退休
阿德雷德獲2017國際宇航大會舉辦權
澳洲或成立航天局  加快開發利用太空技術
南澳與首都行政區簽署備忘錄  共同推動建立國家宇航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