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食用台灣農產 即是支持非基改

《 餐桌上的危機:基改食物大解密》作者陳儒瑋長期推動台灣「校園午餐搞非基」運動,更於2014年促使全國縣市首長承諾讓校園裡的孩子擁有安全健康的午餐。 (鄧玫玲/大紀元)

人氣: 207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8年05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鄧玫玲台中報導)《 餐桌上的危機:基改食物大解密》作者陳儒瑋長期推動台灣「校園午餐搞非基」運動,更於2014年促使全國縣市首長承諾讓校園裡的孩子擁有安全健康的午餐,也帶著消費者追求基改食物存在的真相,在這食安混亂不明之際,排除似是而非的訊息,幫民眾解除餐桌上的危機。

什麼是基因改造?歐盟的定義是,「人類以外的生物體其中的遺傳物質發生改變,但這種改變不是因為自然交配或自然重組而產生。」陳儒瑋以孟山都公司研發的耐嘉磷塞基因改造黃豆來解釋,「就是這些基改黃豆對全球普遍使用的除草劑與殺蟲劑有耐受性,也就是農夫噴灑這兩種農藥時,基改作物不會受損死亡。」

2014年年度報告統計顯示,全球有28個國家種植基改作物,其中包括黃豆、玉米、棉花及油菜,而台灣民眾最有機會吃到的基改作物就是黃豆。(賴瑞/大紀元)

全球有哪些基改作物?陳儒瑋指出,「據2014年年度報告統計顯示,全球有28個國家種植基改作物,除了黃豆、玉米、棉花及油菜之外,還有甜菜、苜蓿、木瓜、白楊、番茄、甜椒與茄子,也就是台灣民眾最有機會吃到的基改作物就是黃豆、玉米及油菜,」而台灣農民自己種的紫地瓜、木瓜、番茄、甜椒、茄子有可能是基改的作物嗎?

「全球28個國家允許商業化生產種植的基改作物名單中,不包括台灣,也就是說除了研究用的田間試驗,台灣農委會沒有核准任何基改作物在本土種植。所以要避免食用到基改食物的風險,就是食用台灣本土生產的作物。」陳儒瑋從他得到的資料中找到明確的答案,「但是民眾常吃的豆腐、玉米濃湯、沙拉油等大部分是外國進口,那就有可能是基改作物提供的原料。」然而2015年開始新制上路後,基因改造食品原料成分就必須強制標示,台灣消費者才發現許多基改食品早就出現在我們日常飲食中。

台灣民眾常吃的豆腐、玉米濃湯、沙拉油等大部分是外國進口,那就有可能是基改作物提供的原料。(賴瑞/大紀元)

全球開始種植基改作物自1996年開始逐年擴張,陳儒瑋指出,「基改種子的專利權掌握在全球六大農業生技公司的手中,種植耐除草劑基改作物的農地,本來就會大量噴灑農藥除草,但多年種植後,因雜草產生抗藥性,使得生產者需要噴更多農藥或再追加其他藥效的除草劑,所以基改作物的農藥殘留相當大。」

而這些殘留的農藥對人體的健康有什麼危害呢?陳儒瑋引用他查詢的資訊說明,「2015年世界衛生組織已把年年春等農藥列致癌的物質,而且大量種植基改作物的結果,不但破壞當地的土地與水資源,也有可能汙染原生種子,減低生物的多樣性。」

要避免食用到基改黃豆食物的風險,就是食用台灣本土生產的黃豆或黑豆。 (賴瑞/大紀元)

支持基改的科學家或業者都宣稱他們的基改作物可以增加糧食產量進而餵飽全世界,陳儒瑋表示:「其實他們業者是為了配合他們生產的農藥如除草劑、殺蟲劑,他們才生產這些抗農藥的種籽,事實上並不能增加糧食的產量。」而且在很多科學家的實驗室中已經研發出基改水稻與小麥,但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核准他們的農民種植,陳儒瑋說:「可見基改作物的風險真的很大,民眾不必冒著危害健康的危險去食用基改食物,可以有很多替代的非基改食品,台灣人食用本土農產品,就是支持非基改食品最有力的行動。」◇

責任編輯:昱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