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健康四要素 認識足跟痛

人氣 147

【大紀元2018年08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袁玫洛杉磯報導)南加州中國大專院校聯合校友會11日舉行健康講座,由專業醫生主講八大主題。其中,廖國帆與陳祥琳中醫師分別主講「養生不養病」、「認識足跟痛」。當天,數百民眾出席,紛紛提出健康問題 。

養生不養病

廖國帆醫師説,中醫有數千年歷史,使用各種方法如中醫草藥、針灸、推拿、艾灸等等來預防或治療。而黃帝內經曰「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是指:醫術最高明的醫生並不是擅長治病的人,而是能夠預防疾病的人。生命美好,要養生不要養病,別等病發才亡羊補牢,養生是大家應該有的認知。身體有足夠的血氧,基本上不會有大問題,等疾病在驗血報告中出現時,就表示,已任由其滋長、在體內很久了。

廖國帆表示「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神補」,與其吃很多的藥還不如先調整飲食習慣,接著調整生活習慣。

還有,「是藥三分毒」;效果比較好、副作用較少的稱為藥,效果比較不好、副作用較大的稱為毒。舉一反三,可知預防的重要性,免得要將「藥」吃入體內。

健康四要素

他提出「吃、睡、排、動」的健康四要素。年長者若出現口乾、喉苦、胃口變差,就是警訊;流汗、排泄都能顯示身體的狀況;每個時辰身體各器官都起運行作用,晚上11點到凌晨3點需要好好睡覺,否則就像電池電力未充滿,續航力也會不夠。

現在很多人不能夠依照老天給予的身體規律運行,那麼毛病也就會很多。如能不熬夜、好好睡上一星期,身體健康狀況必能得到改善。
他説,身體就像精密儀器,出現問題時先要嘗試去修理,而不是去和它對立。要做還原的工作,當身體傾斜、扭曲、偏差的時候,要還原成原來狀態。

如果沒有好好照顧身體、做了很多傷害行為,就會變成醫生的「常客」;如果一旦成為醫生的常客,那也要是一個好病人,要依照醫生的指示去處理。

認識足跟痛

陳祥琳醫師説,足跟痛主要是指患者在行走或站立時足底部分疼痛,為跟骨與骨膜周圍纖維組織損傷造成的無菌性炎症。好發於長時間行走或站立工作者、運動員與中老年人身上。

這在中醫骨傷科中很常見,屬於中醫學「痺證」範疇,多因年老肝腎虧虛、筋骨失養又感染風寒失血,或因慢性損傷傷及筋骨導致氣血瘀滯、痰瘀內阻、舊病傷腎、入侵於骨,導致跟骨活動受損而成。

治療方法,他說,多以針灸、推拿,或是拔罐等中醫治法,療效通常很不錯。除此,可做居家保養,做藥物的浸泡使足跟放鬆舒適。◇

責任編輯:方平

相關新聞
大專聯合校友年會 孫華翊接任會長
大專聯合校友會選舉 何沛芫當選理事長
南加大專聯合校友會募款助花蓮震災
第28屆海華運動會逾千人競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