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個稅起徵點調高 仍難擴大內需

人氣 5023
標籤: , ,

【大紀元2018年09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程木蘭綜合報導)近來中國經濟增長疲軟,與美國的貿易戰又不斷升級,「消費降級」現象在網民間引起熱議,也普遍認為這已是今年經濟主要風險之一。

中共人大日前出台新一輪的個人所得稅改革方案,包括調高起徵點5000元,加大稅前抵扣等,試圖刺激個人消費,擴大國內需求。但有專家指出,稅改未必能逆轉消費疲軟的趨勢。尤其是在收入和財富分配的結構沒有改變的情況下,指望此次稅改扭轉當前消費不振的趨勢是不現實的。

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黃志龍撰文指出,早在2008年及2011年,當局就曾經推出過兩輪的具實質減稅意義的個稅改革,但結果卻都是消費零售總額都不增反降,顯示減稅並未刺激民眾的消費意願。

文章中點出原因是:大部分職工的個人所得壓根就低於起徵點。如2008年個稅改將免徵額由每月1600元提高至2000元。當年城鎮居民人均月工資性收入為841.58元,免徵額上調至2000元以後,工薪階層納稅人數占全國職工人數比重下降至30%左右,2009年一季度全國財政收入中的個人所得稅收入出現了歷史首次負增長(-0.3%),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個人消費支出增幅仍大幅回落。

2011年個稅改革將免徵額由2000元提高到3500元,納稅人群的比重更大幅降低到7.7%,但個人消費支出增速仍下探走低。

個人所得稅改革無法直接提振消費的另一重要原因還有:大陸目前對於工薪所得依然實行高額的累進稅制,最高稅率達45%;而經營所得最高稅率為35%;財產所得(利息、股息、紅利、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其它所得的稅率僅為20%;個人持有上市公司股份一年以上的,股息和紅利所得免稅;外籍個人從外商投資企業取得的股息、紅利所得免稅;股票轉讓的溢價所得免徵所得稅。

黃志龍表示,這一結果將使個人所得稅淪為「工薪稅」,特別是工薪階層中的中高階層稅負之高全球罕見,企業家和不依靠領取月工資生活的富人反而納稅更低。由此,中國個人所得稅制度,與縮小收入差距的方向完全相反,中等收入階層苦不堪言。

現實的數據也表明了這種現象和趨勢,個人所得稅對緩解國民收入分配和財富的差距效果甚微。國際公認基尼係數是判斷國民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標,0.4為警戒線,超過這個數值及表明社會陷入嚴重兩極分化狀態。中國自2003年出口景氣至今,國民收入基尼係數從未低於0.46。最近三年更是逐年上升。而美國密歇根大學的謝宇根據中國的調查數據估算,中國2005年以後的基尼係數為0.55~0.57。

近年來在經濟增速持續回落背景下,國民工資性收入增速顯著下滑,這使得今年上半年城鎮居民收入增長僅為5.8%,低於GDP的增速(6.7%)。國民可支配收入的持續回落,將成為激活居民消費增長的主要障礙。

中國經濟問題專家何清漣女士也曾提出,中國經濟增長過程中,絕大多數國民的消費力沒有隨著經濟增長而同步上升,反而萎縮。究其根源,收入與財富分布的兩極分化是禍首之一。畸型的收入和財富分佈結構必然導致消費結構的畸型化。

世界大多數發達國家,國內消費是經濟的主要支柱,如美國國民消費貢獻約70%的國內生產總值(GDP)、英國65%、日本61%;而中國自2008年以來一直徘徊在36%。原因不外是,中國大部分家庭消費僅維持在基本生活狀態。

何清漣統計顯示,96%的人基本上僅能維持小康或溫飽,真正具有高消費力的5000多萬人只占總人口的4%左右。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僅靠4%人口的消費力拉動整體經濟。況且這4%的頂層人口又都喜歡到發達國家購物消費。

以往媒體曾報導,2013年中國的奢侈品消費總額為1020億美元,相當於全球奢侈品銷售額的47%,其中73%在國外購買的;2014年中國人在國外消費數額達1648億美元。這些消費力拉抬的是他國的經濟,而非中國的經濟。#

責任編輯:林詩遠

相關新聞
中共再釋加快推進房地產稅信號 引熱議
地方債陷危機 中共推新政策 轉嫁給百姓
中國最大信貸評級機構造假 被停業一年
經濟專家:中美貿易戰 歐洲不醒恐成輸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