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與展望:台俄關係二零零二年穩健發展

標籤:

【大紀元12月13日訊】(中央社記者張弘光莫斯科特稿)二零零二年是台俄發展非正式關係十週年,自七月間由新政府主導的民間社團「台俄協會」正式成立後,八月底莫斯科─台北包機直航成功;九月間APEC海參崴投資展台灣首度有部長級官員進入俄羅斯,這一連串突破,給關心台俄關係發展人士帶來極大的鼓舞。

俄羅斯外交部主管台灣業務的官員最近在一次餐會中表示,目前台俄關係發展良好,過去俄羅斯外交官員要到台灣考察是件不符合現實的事情,但未來台灣與俄羅斯發展愈來愈密切的話,他就非常須要到台灣瞭解情況。這名官員的談話顯示,他對台俄交往情況評價很高。

俄羅斯普列漢諾夫經濟學院校長威迪雅平說,過去十年台俄的交往,談得太多做得太少。這段時間,他也充分學習了台灣「一步一腳印」的哲理,在彼此缺乏瞭解的情況下,不斷累積成功的經驗很重要,促進兩國商業人士的交往,大家有共同利益才能有共識。

這位陳水扁總統的俄國好友,一直很支持台灣。崴迪雅平希望有更多的台灣商人到俄羅斯投資,以台商在全世界的行銷經驗,帶動俄羅斯產品走上國際。不過他也很擔心,中國大陸華商進步的腳步也非常快。

今年廣東、浙江等中共地方領導人都帶動當地企業到俄羅斯開展銷會,成績非常可觀。崴迪雅平擔心中共地方經濟勢力強佔俄羅斯市場,並將台灣排除在外。

今年五月間到台灣專訪陳水扁總統的俄羅斯新聞時報國際部副主任羅曼諾夫說,他訪問陳總統時,強烈感受到陳總統對俄羅斯的感情,而且他也親眼看到陳總統很積極運用自己的人脈與關係推動與俄羅斯的交往。

但是羅曼諾夫也指出,從俄羅斯人質事件台灣的反應中,顯示台灣對俄國人缺乏瞭解,一味以老式的西方眼光觀察俄羅斯與車臣的關係。

人質事件落幕後,俄羅斯總統蒲亭在接待各國履新大使場合,慎重其事的感謝在人質事件中聲援俄羅斯的國家與團體,然而正要加強與俄羅斯關係與強調堅持反恐怖主義的台灣卻榜上無名,台灣平白尚失良機。

台灣與俄羅斯發展非正式的務實外交關係已邁入第十年,但是俄羅斯對一般台灣人而言顯得非常遙遠,要加強雙方瞭解最有效的方法是讓彼此往來更加密切。

華航已經宣佈明年四月開闢莫斯科台北定期直航,但是俄羅斯旅遊界對此說法仍持保留態度,最近莫斯科旅遊展全祿航空公司推出的2003年旅遊計劃中並沒有列出莫斯科台北定期航線,這是莫斯科旅遊界一直對此航線開航持保留態度原因。

今年初台俄雙方代表處增設科技組,希望促進兩國科技與技術人員的交流。行政院國科會首任代表黃亨通組長四月到任展開工作,由於台俄科技發展差異性極大,樂觀者稱可形成互補,但悲觀者認為風馬牛不相關,要找契合切入點有如大海撈針。

一位最近實際考察俄羅斯科技的台灣科技人士透露,台俄發展科技合作,要從融入科技產業合作著眼,要讓俄羅斯科技產業升級,台灣科技產業在全球又開闢新疆土。需要在這種大架構的合作下推動科技交流,雙方政府與民間則需要以戰略眼光看待此事。(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南海問題上交鋒 菲律賓總統懟中共少將戰狼
印度大選落幕 出口民調:執政聯盟大勝
胡塞宣稱擊中了美航母 美官員:純屬虛構
全球黃金儲備排名 美國居首 台灣進入前15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