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时报》美国版383期-头版新闻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盧武鉉當選韓國新總統

曾因參加民主運動被判監禁



圖﹕盧武鉉與妻子歡呼勝利。(法新社)

  【大紀元訊】韓國(南韓)執政「新千年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盧武鉉,在韓國19日進行的第十六任總統選舉開票中,以50萬票的差距壓倒在野「大國家黨」候選人李會昌當選。 盧武鉉已經宣稱自己獲得勝利,李會昌承認選舉失敗。
  現任總統金大中的千年民主黨候選人盧武鉉和反對黨大國家黨候選人李會昌在這次競選活動中顯得勢均力敵,旗鼓相當。
  有關如何對待朝鮮的問題是這次大選的重要話題。當選總統的盧武鉉主張繼續奉行同朝鮮進行接觸的政策。但是,落選的李會昌主張更嚴厲的對朝鮮政策,這非常接近於美國譴責朝鮮協助國際恐怖主義的政策。
  56歲的盧武鉉出生於貧寒的農民家庭,經過刻苦自學,成為律師。在軍事獨裁政權時期,因參與民主運動被捕入獄,其後三次在國會議員選舉中落選。
  同他的競選對手李會昌一樣,盧武鉉曾經是一位律師。但是與李會昌不同的是,李會昌聲稱要鎮壓非法的罷工行動,而盧武鉉則被看成是一個受壓迫人士的代言人。輿論認為,盧武鉉更多地代表平民階層的利益,得到年輕人的支持。
  據BBC報導﹐盧武鉉在1981年接觸到了一起侵犯人權的案例。他聲稱,這件事永遠地改變了他的抱負和志向。當時,盧武鉉充當20多名被捕學生中的一位學生的辯護人,這些學生是因為保存違禁資料而被捕的,他們被折磨虐待近兩個月之久。盧武鉉說,「當我看到他們驚恐的目光和沒有指甲的腳指時,我作為律師的舒適生活就徹底結束了。」
  從此,他成為人權的積極倡導者,並且成為1987年反對全斗煥獨裁統治的「6月鬥爭」民主運動的一位領袖。像即將離任的金大中總統一樣,盧武鉉最終因為參加民主運動在1987年遭到逮捕,被以煽動工人罷工的罪名監禁3個月。
  在韓國後來爆發的全國性示威抗議最終把全斗煥趕下台之後,盧武鉉於1988年當選國民議會議員,從此進入政壇。
  盧武鉉的妻子是他在孩提時代的朋友,可謂青梅竹馬,他們有一兒一女。◇

文章右下角注「23條專輯報導﹐詳見內頁」﹐或「專輯報導﹐詳見內頁」◇

香港六萬人大遊行反對23條

「六四」以來最大規模的遊行請願



圖為香港市民15日遊行塞滿了街道。(大紀元)

  【大紀元記者劉定一綜合報導】12月15日,共有約六萬香港市民參與由四十多個團體發起的反對《基本法》第23條立法大遊行,遠遠超過預計的五千人。支聯會主席司徒華向記者說,這是「回歸以來最大規模的政治性遊行」。而美國、加拿大華人社區也同步(12月14日)在美國華盛頓、洛杉磯,加拿大多倫多,溫哥華,蒙特利爾舉行集會,聲援香港的大遊行。
回歸後最大型遊行
  15日遊行和平進行,秩序井然。遊行人士沿途也不斷自發呼籲市民加入,而路邊市民則不時向遊行者報以掌聲。
  這是自1989年六四事件以來,最多人參加的遊行。主辦單位對市民的支持喜出望外。民主人士表示這代表民意﹐希望政府能慎重對待。民間人權陣線發言人蔡耀昌總結:「香港人無愧於歷史。」
歐美關注
  美國及加拿大14日亦有類似集會,同步聲援香港大遊行。
  「全球反對23條立法聯盟」特意於美國、加拿大在14日(即香港時間12月15日)舉行集會,同步聲援本港的大遊行。首都華盛頓十多個團體約二百人集會,要求港府撤回立法。加州洛杉磯﹑舊金山也有多個華人團體,聲援在香港舉行的反對立法大遊行。
  加拿大華人最集中的多倫多,溫哥華,蒙特利爾三個城市關心23 條立法的各界人士舉行遊行和集會,聲援香港反對23 條大遊行。
  多個海外團體在美、加組織聯盟,表達對香港23條立法的關注。一些雖身在美國,不過仍保留香港永久居民身份的華人也擔心其行為言論受23條限制。
  加拿大﹑澳大利亞政府於18日分別表示關注23條立法﹐促請港府保證香港自由。美國和英國政府此前也有類似聲明。美國駐港總領事祁俊文和一些外國駐香港商會的代表19日分別就23條立法繼續提出意見﹐希望公佈更多條文細節。
23條激化社會分化
  香港政府自今年9月23條立法諮詢文件以來,至今收集了一萬五千份意見書,其中大部分於本月內提交。
  作為香港立法會議員的李國寶17日表示,自己代表銀行界出任立法會議員多年,從來沒有收過這麼多電話和信件,向他表達意見。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應領導香港人,而非分化社會。港府智囊擔心23條所引起的爭議導致社會愈來愈分化。
  李國寶早前曾透露,十多家外資銀行的代表向他表示,憂慮23條立法會削弱香港的資訊流通和新聞自由,建議港府先發表「白紙草案」。◇

戈爾放棄白宮夢 民主黨內群雄並起

  【大紀元記者唐青綜合外電報導】兩年前以些微差距與白宮擦身而過的前美國副總統戈爾(高爾)12月15日突然宣佈不再角逐2004年的總統寶座。戈爾棄選的決定為民主黨內其他躍躍欲試的重要領袖們打開了參選總統的大門﹐民主黨內挑選總統候選人的過程也因此而激烈化。
呼聲最高的總統候選人
  民調顯示戈爾始終是民主黨內獲提名參加下屆總統大選呼聲最高的候選人。戈爾最近幾個月經常在公眾場合露面,接受電視採訪並且為自己的新書進行推銷。戈爾還對布什政府的政策﹐包括伊拉克和反恐問題﹐提出批評。這些給人以他將東山再起的感覺。
  但是15日晚上,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的「60分鐘」訪談節目中﹐戈爾親口說:「我已經決定,我不會成為2004年的總統競選人。」他說,再度與布什總統對決將無可避免地使競選過程都繞著過去打轉,而非把重點放在未來,尤其是經濟議題上。
厭倦江湖,告老還鄉?
  戈爾15日晚談到了2000年總統大選的僵局。戈爾表示,上次總統大選非常艱苦,他相信民主黨內有不少人都感到筋疲力竭。戈爾表明,他知道自己恐怕不會再有另一次參選的機會,不過在與家人討論後仍決定讓賢。
  戈爾在2000年的時候贏得了選民總票數,但是美國總統大選的勝出要靠各州的「選舉人票」。最後,經過佛羅里達州36天的重新計票以及最高法庭作出的有利於共和黨的裁決,戈爾功虧一簣,敗給了布什。
  BBC報導說﹐戈爾在克林頓總統麾下擔任了8年之久的副總統,政績頗有口碑,但個人魅力不足。2000年大選中敗北後,戈爾在長達一年多的時間裏幾乎銷聲匿跡。戈爾近月再次出山,可又宣佈不參加競選,或許嘗到布衣生活的甜頭,選擇永遠退出政壇,告老還鄉了?
民主黨內群雄並起
  戈爾棄選的決定為其他躍躍欲試的民主黨人鋪平了道路﹐也使民主黨有機會擺脫上屆大選失利的包袱開創新局。據自由時報報導﹐其中最大受益者,即為兩年前與戈爾搭檔競選的康州參議員李伯曼﹐他曾表示如果戈爾參選﹐他不會與戈爾競爭。
  民主黨內更多人士正準備加入總統競選角逐。他們分別是來自馬塞諸塞州的參議員凱利﹑佛蒙特州的州長迪安﹑密蘇里州的眾議員格普哈特、參議院民主黨領袖達施勒、北卡羅來納州的參議員愛德華茲、和紐約民權活動家夏普頓牧師。◇

美國不滿伊拉克武器聲明

  【大紀元訊】美國總統布什對於伊拉克宣佈的武器清單中有所遺漏表示關切。聯合國安理會內部對伊拉克武器聲明的看法存在分歧。
美國不會立即宣戰
  紐約時報18日報導,美國評估伊拉克本月稍早送交聯合國的一萬兩千頁武器申報書的評估報告,即將出爐。
  紐約時報引述匿名資深官員的話說,政府高層18日早上召開國安會議,會中布什考慮宣佈伊拉克違反了聯合國決議。但布什很可能採取謹慎的做法。報導引述自官員的話說,美國的宣佈不會被用來當成宣戰藉口,而只是要藉此向聯合國施壓,促其對伊拉克採取更為強硬的態度。
安理會內部份歧
  有跡象顯示,聯合國安理會內部對伊拉克武器聲明有不同的看法。
  美國國務卿鮑威爾說,伊拉克的武器聲明中有前後不一致的地方、故意遺漏的地方和含混不清的地方。英國外相斯特勞說,伊拉克否認擁有任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聲明明顯是謊言。
  目前英國、法國和俄羅斯的政府的態度是,如果只是證明伊拉克的武器聲明文件中有錯誤,還不能定義成實質性破壞聯合國1441號決議。
  分析人士預計,目前幾個星期內美國可能不會開始對伊拉克開戰﹐但白宮許多官員認為,同伊拉克開戰遲早難免,把問題訴諸聯合國只是為了爭取國際社會的支持。◇

北京充斥古怪「中式英語」

  【大紀元訊】北京市最近展開掃除「中式英語」運動,北京市官員認為,中式英語有損中國大陸現代化,必須在二○○八年北京奧運會前被掃除。
  據中央社引述香港媒體報導,「中式英語」在北京街頭隨處可見,經常出現令遊客一笑的奇妙語句。例如,一個警告路滑的路牌寫著「注意保險箱;路滑十分狡猾。」(To Take Notice of Safe﹔The Slippery are Very Crafty)
  北京一個公園的告示牌寫著「小草正在輕微地微笑,請在行人道上行走。」在英國大使館附近的一間中國餐館,食客可選擇「有感情的豆腐」或「特別煙熏的魚」。
  報導說,有些「中式英語」十分古怪,例如火車站的標語寫著「十分、非常小心扒錢包的人。」而可口可樂公司首次用中文名稱推銷汽水時,名字被譯成「咬蠟蝌蚪」,後來才改為可口可樂。(◇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