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屋布衣﹕中國的經濟增長實際上已經陷于停滯

草屋布衣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3月21日訊】作者投稿﹕7%的經濟增長率意味著什么?用經濟學的觀點看,經濟過熱。各种經濟活動的強勁增長,對能源,人力,消費品等等的需求可能是加倍的增長。用通俗的口語,經濟十足的火爆,人人大把大把地掙錢,同時人人大把大把地花錢,因為人們的錢包里的錢每日都在增加。請注意中國經濟連續二十年以7%-10%的速度增長,應該具有世界上無与倫比無与倫比的消費信心。

然而事實卻与數字相反。下崗失業的人越來越多,并且工作越來越難找。對比一下,前几年美國新科技新經濟最紅火的時候,美國的經濟增長率也不過3-4%。到處充滿了工作机會,許多藍領的工作招聘了几個月,都無人去應聘。在經濟擴張期間,股市,能源等等的上漲都是應該具備的正常經濟現像。美國的股市瘋狂的上漲,能源价格飛飆,又有百万計的移民填補新增的工作机會。試看中國的人口增長率只有1%,相對于7%的增長率是微不足道的。可是社會現實卻恰恰相反。股市狂跌,百業蕭條。作為中國經濟增長支柱的港澳台都已經從龍虎變成了病貓。外資的涌入,擊垮了80年代主導中國經濟增長的國營及鄉鎮企業。有資料表明,1997-2000的能源使用下降了12%。特高得經濟成長竟會帶來高失業率,這是不可思議的。結論只能是中國國有經濟的負增長大于外資經濟的正增長。其中包括中國農業經濟早已停滯,農民收入多年沒有增加。

假如說香港經濟并不是中國經濟的火車頭,那么至少可以說是中國經濟的引擎之一。現在的香港經濟卻自從亞洲金融風暴以來,失業率節節攀升,經濟增長為0%。其實,在那次金融風暴中,中國并沒有幸免于難。國內的人都知道沒有增長。可笑的是,國外的經濟學家卻大肆引用,贊為經濟奇跡。經濟學在嚴格意義上并不是一門科學,而是一种方法。因為有太多的不可控制的經濟變量,絕對不象物理學可以在有限的實驗條件下,進行測量試驗。一個普通人的對經濟走向的感覺可能比經濟學家的數据更可靠,歷史上有太多的例子,經濟走向与大多數的經濟學家的預測截然相反。明眼人一看就知,中國的政治經濟制度遠比亞洲四小龍,東南亞各國腐朽落后。同時那么多的人患有傳染病如結核肝炎,沙塵暴肆虐中國首都。環境衛生的破坏,可以認為是一种可怕的經濟增長泡沫。更可怕的是,隨著共產主義在全球的慘敗,中國執政集團又沒有找到新的理念支持,于是蛻變成了一切向錢看的官僚資本集團,他們大肆貪污腐敗,在國外購買名車貴屋。而下層工人農民卻連申訴的机會沒有。這樣一個物欲橫流,道德淪喪,沒有公平的社會,并不令人惊訝,假如有人預言會崩潰。

香港人送了個”赤字“總理,應該再加個“數字“總理。赤字只能是在經濟非常時期采用的非常手段,負債累累的經濟會越來越喪失動力。數字造出的經濟更會導致錯誤的決策。有人說過,那些無所畏懼固執己見的“清官”比貪官更可怕。

由于政府的經濟政策太依賴于增加出口,而忽略了國內內部經濟的重要性,以至于外貿出口几乎是中國的經濟的生命線。但是在過去的五年內,有些年份的增長率只有0%-7%。這只能意味著中國經濟的停滯。占人口70%的農村,以及雇佣城市人口最多的國營經濟都受到了重大打擊。把中國經濟增長的希望寄托于外貿以及外資經濟上是中國經濟最大的經濟政策錯誤。特別是有那些決策者把推進經濟改革的希望寄托于WTO上,那更是犯下大錯。世界市場能不能消化中國產品?答案是顯而易見的。不能!理由也是顯而易見的。中國有13億人。沉醉于WTO迷夢之中,是相當危險的。同時, 必須了解外資的掠奪小。 中國的商品是相當的廉价,外資獲利大頭,中資更小了。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梭羅質疑中國經濟高成長真實性 (3/20/2002)    
  • 美經濟學教授質疑中國增長幅度 (3/19/2002)    
  • 陳勁松:一個敏感話題——中國經濟數据是否可信? (3/18/2002)    
  • 世銀﹕窮國將受益於經濟复蘇 但仍需外援 (3/15/2002)    
  • 人大代表質疑中央和地方經濟增長值矛盾 (3/5/2002)    
  • 格林斯潘強調儲蓄水平是美國經濟增長關鍵 (3/2/2002)    
  • 大陸國家統計局承認經濟數據不可靠 (3/1/2002)    
  • 新加坡調高今年經濟增長預測 (2/11/2002)    
  • 美財長指全球經濟復甦已起步 (2/10/2002)    
  • 印度外長指中共誇大經濟增長 (2/10/2002)    
  • 四巨頭寒凍陣痛變臉 PC產業何去何從? (2/10/2002)    
  • 美財長敦促日本采取措施复蘇經濟 (2/9/2002)    
  • 布殊預估今年經濟增長微 明年可回升至3.8% (2/6/2002)    
  • 中銀副行長稱人民幣可貶值 (2/6/2002)    
  • 國際貨幣基金預測香港今年經濟增長百分之一 (2/5/2002)    
  • 吳稼祥:還土于民--聯邦化与農民收入問題 (2/3/2002)    
  • 標普﹕中印經濟增長靠借貸 持久性令人怀疑 (2/2/2002)    
  • 港臺業界預期美國今年經濟增長1.5%至1.8% (2/1/2002)    
  • 分析:克隆硅谷的難度 (1/30/2002)
  • 相關新聞
    分析:克隆硅谷的難度
    港臺業界預期美國今年經濟增長1.5%至1.8%
    標普﹕中印經濟增長靠借貸 持久性令人怀疑
    吳稼祥:還土于民--聯邦化与農民收入問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