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揆接見張忠謀

人氣 6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3月28日訊】(中央社二十八日電)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今天拜會行政院長游錫堃時重申,台積電未來將在台灣投資新台幣七千億元興建十二吋晶圓廠,如果國內投資環境沒有轉壞,台灣的國際競爭優勢將繼續保持,同時無論政府對開放八吋晶圓廠登陸做出什麼樣的政策,﹁無論對或錯,都是我們的國家﹂。

對媒體詢問,政府應該在何時開放八吋晶圓廠到大陸投資才不致使廠商喪失競爭優勢,張忠謀說,在有效管理的原則下,他希望政府﹁在兩年前就開放﹂。

行政院即將在三月底宣佈開放八吋晶圓廠登陸政策,張忠謀上午拜會游錫堃,格外引人矚目。

張忠謀表示,就業者而言,台灣的競爭力在於人才的充沛、內部群聚、外部群聚、成本與國家的支持與鼓勵,讓廠商感覺台灣是我們的家,不但老早就在這裡生根、也要深耕。

他指出,有了這些競爭優勢,台積電在台南的第一個十二吋晶圓廠即將興建完成,就等設備進來,年底就能開始生產,相信兩、三年後就將產生內部群聚效應。

張忠謀重申,台積電未來將在國內持續投資七千億元,預估今年將投資九百億元,﹁這是台積電的計畫、也是承諾﹂。他強調,只要國內投資環境不轉壞,台積電會紮實地深耕台灣、佈局全球。

游錫堃表示,對台積電在﹁相對投資﹂上的做為,他已經清楚張忠謀未來在台灣的計畫,對於張忠謀的意見,將做為政府決策開放八吋晶圓廠登陸的重要參考,行政院會這兩、三天召開跨部會會議後決定,在此之前他沒辦法多說。

張忠謀說,廠商的競爭優勢與是否開放八吋晶圓廠登陸,關係並不大,但就佈局全球來看卻很重要,因為大陸是全球市場的一部分,雖然目前大陸市場還很小,但是在半導體市場卻是成長最快的地方,預估二十年內就將佔全球市場的百分之二十。

他指出,現在的確是應該開始在大陸佈局的時候,但或許該說﹁兩年多前就可以開始了﹂。

張忠謀表示,據他了解,八吋晶圓零點二五微米技術,台灣早在五、六年前就已具備,因此限制點二五微米以下技術赴大陸,﹁這不是很嚴重的限制﹂。

對台灣團結聯盟要求廠商必須在十二吋晶圓量產後,才能開放八吋晶圓廠登陸的主張,張忠謀說,各方對量產的定義不同,他對此沒什麼意見,但他一向認為,與其說﹁量產﹂是個﹁技術名詞﹂,不如說是﹁公關名詞﹂。

張忠謀強調,就開放八吋晶圓廠登陸的問題,他完全尊重政府的政策,﹁國家無論對或錯,都是我們的國家﹂。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切勿為中國經濟繁榮的表象所惑 (3/28/2002)    
  • 台灣將成為全球前三大的 DRAM 製造地 (3/27/2002)    
  • 德國億恆決定在台建12吋晶圓廠 (3/26/2002)    
  • 兩岸廠商展開高科技人才爭奪戰 (3/25/2002)    
  • 「請政府放手,讓晶圓滾出去」 (3/25/2002)    
  • 美國務院:台灣晶圓登陸 須符合美技術移轉規定 (3/22/2002)    
  • 【紀元專欄】吳惠林:有所謂的「平衡點」嗎? (3/21/2002)    
  • 李登輝強調 應等十二吋成熟八吋再去 (3/20/2002)    
  • 政院台聯八吋晶圓登陸達共識 (3/19/2002)    
  • 大陸半導體設計公司正不斷增長 (3/19/2002)    
  • 扁:台灣越國際化越有安全 (3/17/2002)    
  • 民進黨批台聯像過動兒般搗蛋 (3/17/2002)    
  • 兩岸人權的落差 值得高喊「統一」者省思 (3/16/2002)    
  • 陳總統:拼經濟有衝擊需要勇氣 (3/15/2002)    
  • 央行已著手追查偷跑晶圓廠資金 (3/14/2002)    
  • 陳總統:中國充滿不確定因素 (3/14/2002)    
  • 蔡英文:有現任政務官赴陸投資 (3/13/2002)    
  • 台聯質疑林信義洩密 要求林下台 (3/12/2002)    
  • 晶圓登陸蓄勢待發 臺聯踩煞車 (3/12/2002)
  • 相關新聞
    晶圓登陸蓄勢待發 臺聯踩煞車
    台聯質疑林信義洩密   要求林下台
    蔡英文:有現任政務官赴陸投資
    陳總統:中國充滿不確定因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