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崇拜+迷失名利+赤裸裸?–透視明星真實生活

人氣 1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4月3日訊】對一般人來說,演藝圈是個神秘又可望不可及的“怪圈”,影視明星們都是些絕頂聰明、漂亮、可愛、不食人間煙火、過著神仙般日子的“寶貝”,“那樣卓爾不群的才情、相貌”———人們如痴如狂地凝視著影視作品中的英雄美人,不覺把他們奉為心中的偶像,可假如我們能夠撩開影視明星們的面紗,洞穿他們的真實形象,也許就會發現,除了耀眼的星光,他們其實和普通人沒什么區別,有些弱點反倒甚于我們。

  明星=藝術家?

  每日新報4月2日消息﹐如今的影視界真是群星燦爛,善良的人們對文化生活充滿了熱情和寬容,這也導致了影視界這几年突然出現爆炸式的發展,到處都有攝制組在忙活。盡管演員供大于求,但兩万多集的電視劇年產量還是為他們中的不少人提供了成名的契机。

  沈陽有位女演員,兩年內拍了20多部戲,在圈里已小有名气,天天疲于奔命,記者見到她時問:“這兩年你最想做的是什么事?”“最想做的事?”她啞然失笑,“哪儿有工夫想呀?”這是實話,她几乎連認真讀劇本、研究角色的工夫都沒有,反正她有小聰明,現場總能應付過去,拍完了便扔在腦后,仿佛是一次性處理的衣服,她從沒想過應該停住腳、坐下來,進行必要的藝術探討和自我修養,所以她總也不可能提高。“反正有角色可演”,這就使許多演員麻木不仁,安于現狀,甚至常有樂陶陶的自滿感。演員中有這么句口頭禪:“角色,誰演就是誰的。”從積極的方面解釋,這說明藝術創造上充分的個性自由;換個角度想想,這又何嘗不是一种可怕的自我欣賞、自我崇拜的心態。

  “要讓我演《榴蓮飄飄》,准比秦海璐強!”一位女演員常這樣向周圍人抱怨,仿佛她沒當成“影后”,完全是机遇問題。“我要到了日本,哪儿有木村拓哉的份儿。”一位自以為是深沉硬漢形象的男演員,也不只一次地發出這樣的感嘆,仿佛他要改變了國籍,便能掃蕩世界影壇。他們對當明星的渴望也許不該遭到非議,但明星就等于藝術上的成功,就等于藝術家了嗎?

  好几位電影界的前輩苦笑著說:“現在的年輕人心思都放在出頭露面上,很少把表演當成一門學問來鑽研。”好几位電影學院的老師曾搖著頭說:“和一些演員根本無法交談,你說的他全不明白,其原因是‘沒文化’。”

  一位導演向記者講了一件事情。去年,他曾前后拍了兩部片子,第一部片子,他選用的大多是“人藝”、“青藝”的演員,第二部片子,他則請的是現在的“新星”。兩部片子他都采用了多机位拍攝方法,這种拍攝方法可以給后期制作留有較大的再創作空間。在拍第一部戲時,劇組里气氛平淡,老演員們的年紀大了,不那么愛說愛笑,拍攝閑暇,不是人人捧著劇本研究角色,就是几個人湊在一起切磋技藝。有時候他們也聊天,聊他們前輩和同輩人的趣聞軼事———什么“黃宗洛拍一場戲,要走八遍才滿意……”“于是之當年演《龍須溝》,無論上戲下戲,到哪儿兩眼都是直的……”他們肚子里都是些“陳谷子”。拍第二部戲時,攝制組里熱鬧非凡,青年演員們湊在一起神吹海聊,葷的素的,洋的土的,侃得昏天黑地。然后就喝酒,再然后就斗嘴吵架,接下來是握手言和。“談點藝術吧!”“得啦,您別假招子啦!”于是,那個提議談點藝術的人,被大伙儿嘲笑得無地自容,恨不得自個儿抽自個儿嘴巴子。兩個男演員當眾打賭,要比試比試,條件是:前15秒內哭出來,哭得淚流滿面,后15秒鐘收住眼淚,不許留任何哭過的痕跡。比賽開始,兩人果然都痛哭流涕,指針跑完了30秒,再看兩人卻面色安詳,眼圈儿都未紅,觀者大為贊嘆,賽者得意非凡。瞧見沒有,這就是本事,夠吃一輩子的。兩部戲進入后期制作,差別卻出來了。第一部戲,無論你剪輯哪個鏡頭,都那樣流暢,無論是几個机位拍攝,無論拍了多少條,演員的表情、動作都規范一致,無一絲一毫的差錯。而第二部戲卻慘了,演員只憑即興表演,換個机位,動作、表情就無法銜接,導演無奈只得報廢了其他鏡頭,按照一個机位剪輯。

  “這才見真功夫,玩技巧不算本事。”那個導演嘆口气說,“如今的新星們,离藝術家的台階差遠了。”

  生活=演技?

  記得電影《舞台姐妹》中有句台詞給人印象頗深,那是位老藝人在臨終前的遺言:“認認真真演戲,規規矩矩做人。”后來,又听戲劇界一位著名表演藝術家說:“要把戲當生活,切莫把生活當戲。”對演員來說,這兩句話是演戲和做人的真諦。

  記者有一次到某劇組探望一位熟識的男演員,他正和一位知名女演員配戲,兩個人都是“星”,“星星相映”,彼此思量,都認為自己的光彩比對方照人。當時拍到一場談戀愛的戲,為了鏡頭俯視還是仰視,兩位“戀人”吵了起來,男主角的個子高大,鼻子微微有些翹,很是迷人,他堅持鏡頭要用俯視,而女主角的額頭有些凸出,身材纖巧,她堅持要用仰視,這可把導演難坏了。兩人的戲總不能半仰半俯吧!這時,攝影師一扔煙蒂跳了起來,他沉著臉對導演說:“行,這事我來解決。”轉身指著兩位演員,“拍攝開始,你們倆都背影入畫,然后說台詞。”倆演員全都傻了,攝制組其他成員暗暗稱快。背影入畫,只望見后腦勺儿,看你們還有什么好爭的!事后,那男演員后悔不已,他說:“生活中做人,本來是明明白白的,可一演戲怎么就糊涂了?”做人總不免有迷失的時候,只要及時清醒,便不為過。可惜,相當一部分演員一旦“找不著自己”,就一直“泥足深陷”,甚至把生活當演戲,把感情、友誼、良心,把一切可珍重的東西都隨意褻瀆了。

  在攝制組中,女演員對導演、制片人投怀送抱者不乏其人,這其中有兩种情況:一种是被迫型。一位男演員曾對記者說:“有些女孩子本來很規矩,不愿意出賣自己,可是到了劇組里就由不得她了,如果她抗拒了導演、制片人,那么這些‘大權在握’的人絕不會對她有好臉色,在組里人們是很勢利的,那种气氛會徹底毀滅女孩子的自尊,瓦解一個人的意志。所以女演員被導演、制片帶上床是太平常不過的事。”另外一种情況是,女演員為了多爭取鏡頭、多上戲或者為下一次合作奠定基礎,主動“以身相許”,或者對方也有“意思”,二人一拍即合。去年在橫店影視城內,記者目擊了某劇組中發生的故事。女演員李࡬剛剛拍完《࡮࡮王》就直接進了《࡮࡮寶貝》劇組。她戲本來不太多,工作也并非多緊張,可自打她和香港導演產生“曖昧感情”后,就跋扈起來,經常不按時化妝候場,后來囂張到在門上貼出一張紙條:“統籌,請不要喊我起床,如果你自己能演就自己去演吧!你忍心叫醒一個休息不好的演員嗎?”弄得全體演職員都要等她一個人,后來劇組其他人私下里緊急聯絡了她的著名經紀人,問題才得以解決,要不然,其他演員根本無法按照原定時間接其他的戲。

  前兩年,影視界還刮起一陣女演員嫁外國人的“旋風”。其實只要兩情相悅,無論對方是黃頭發還是黑頭發,都無可厚非。何況,女演員們個個明眸皓齒,“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外國小伙子追求她們,也在情理之中。可惜的是,在她們當中并非都是“愛情至上”者,有人圖的是虛榮,有人玩的是感情交易。

  有一位女演員極崇拜西方文明,深信那是黃金土地,深為自己生在中國的國土上而痛苦,她向朋友們發誓,一定要嫁給外國人。經過种种周折,她終于如愿以償,誰知婚后不到一年,她卻与自己選中的佳婿大鬧感情不和。原來,那位黃頭發、藍眼睛的小伙子竟對中國文化有种特殊的痴迷,夫人天天吵鬧要移居海外,他卻偏呆在中國不肯走。這簡直是一种歷史性的誤會。

  演員生活=赤裸裸?

  也許是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太平淡了,也許是人們的心里都厭倦了平庸,渴望激情,每當有誰提起演員生活的時候,無人不深信他們的生活是世界上最自由、最浪漫的。他們有漂亮的衣服,他們有錢,他們乘坐豪華車,出入星級酒店;他們無所不談,無所不會;他們俠義、善良(假如他們扮演的是正面人物的話),他們狡詐、邪惡(假如他們扮演的是反面角色的話);他們有無數的崇拜者,處處遇到別人好奇、艷羡、贊嘆的目光,他們卷在鮮花、美酒的幸福旋渦中。演員的生活果真像人們想象的那樣嗎?“什么是演員生活?赤裸裸!”一個長期混跡于影視界的朋友說。這話听著刺耳,可多少有一定的道理。

  如今的影視演員有几類:出名的和未出名的,知名度高的和知名度一般的,已被捧為“星”和尚未被捧紅卻深信一定能成為“星”的。他們凡屬前一類,面孔大都被人熟悉,除銀幕熒屏外,還有五花八門的報紙、雜志封面、廣告不厭其煩地展示他們的五官、身材的魅力,弄得他們只要出門,便有半街人喊得出他們的名字,對他們行注目禮,還有半街人渴望除了能夠喊出他們的名字外,還能夠知道有關他們的一切。使他們覺得自己的一切不得不暴露給人看:婚姻、家庭、事業以及种种瑣事和隱私(包括在哪看的牙科大夫,穿多大號鞋,用哪种化妝品)。他們只好提高警惕,小心謹慎,時時意識到自己是在供人觀賞,時時注意別人的反應,如惊弓之鳥。而另一類人渴望成“星”,渴望出名,他們也就渴望別人熟悉自己的面孔,知道自己的一切,他們時時不忘自己的演員身份,招搖過市。他們到處大談特談自己的某一個角色、某一次遭遇,如數家珍,他們竭力要引人注意,竭力將自己暴露給別人看。

  有一位女演員,在沒有拍攝任務時,每周都要按規定到經紀公司去上一天班。這一天卻成為她最煩惱、最焦灼不安的日子。她要花許多心思、許多時間考慮那一天自己的服飾,她希望自己完全的与眾不同,希望人們一眼便注意她、議論她,并跟蹤她直到公司樓下。她拼命把自己弄得“新潮”,弄得古怪,弄得別人瞅她一眼便嚇一大跳。結果有一天,當她實在變不出花樣時,竟急中生智,將自己一條新買的純羊毛毯從中間剪了個窟窿,套在脖子上當披肩,据她的自我感覺,那天的反響和效果好極了。也許會有人指責她頭腦簡單,行為無聊,可這的确是她苦心追求的。

  有人感嘆,說影視界“世風日下”,有人抱怨,說演員“人心不古”,我們不必“一棍子打死”,也切忌盲目地把他們奉為“神明”,畢竟,演員也是人啊。(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5歲女智救身中86刀媽媽 (4/3/2002)    
  • 最新推出的机器人可与鐵臂阿童木一比高低 (4/3/2002)    
  • 我拿青春換美元 體育明星前妻身价大比拼 (4/2/2002)    
  • 為賺錢雅虎推出付費網上游戲服務 (4/2/2002)    
  • 疲憊、惊喜和自信–記者眼中的真實趙薇 (4/2/2002)    
  • 曾与好萊塢大腕配戲 童星猝死室內足球賽場 (4/1/2002)    
  • 九屆中國歌曲排行榜揭曉羽泉那英封王 (3/31/2002)    
  • 我是美女我怕誰–明星嫁入豪門知多少 (3/30/2002)    
  • 女星鑽石 比大粒比古老 (3/27/2002)    
  • 蔡林和歌手李承煥出演音樂電視展示戀情 (3/27/2002)    
  • 報考中戲先相面-為你列出明星“標准臉型” (3/27/2002)    
  • 謝霆鋒賣吉它張柏芝開服裝店–聚焦港台明星的副業 (3/26/2002)    
  • 大明星太薄情 羅素克洛公開宣布不會娶現任女友 (3/26/2002)    
  • 奧斯卡星光大道明星藝人行頭魅力爭奇鬥豔 (3/25/2002)    
  • 最大熱門人物妮可-基得曼踏上了紅地毯 (3/25/2002)    
  • 英國影星Helen Mirren 到達頒獎禮現場 (3/25/2002)    
  • 第74屆奧斯卡大獎今晚見分曉 (3/25/2002)    
  • 英國女演員Kate Winslet到達頒獎禮現場 (3/25/2002)    
  • 圖文:美國女明星Marisa Tomei抵達奧斯卡頒獎現場 (3/25/2002)
  • 相關新聞
    圖文:美國女明星Marisa Tomei抵達奧斯卡頒獎現場
    英國女演員Kate Winslet到達頒獎禮現場
    第74屆奧斯卡大獎今晚見分曉
    英國影星Helen Mirren 到達頒獎禮現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